同样是李双江的儿子,李天一和李贺一比较,差距就明显了
李双江一生德高望重、兢兢业业,而小儿子李天一却成为了他一生的污点。
在那个年代,学校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如果中学的时候学习成绩好,是可以保送上大学的,而李双江正是其中一个。
就这样,李双江凭借着自己优异的成绩顺利被保送到了医学院医疗系,父亲知道这个好消息后高兴得不得了。
可读了半年李双江就读不下去了,满脑子心心念念的全是唱歌。
李双江的母亲
考试时,李双江凭借嘹亮的歌喉获得了声乐教育家喻宜萱和著名钢琴演奏家刘诗昆的青睐,中央音乐学院的老师当即拍板要收下这个不可多得的好苗子。
通过大学时期的努力学习,李双江的演唱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1963年,李双江毕业,他被分配到了新疆文工团,从此开始了他的军旅歌唱生涯。
十年的新疆生活成为了他难忘的青春岁月,也是在这里他邂逅了自己的第一位妻子。
02
俗话说得好,是金子在哪儿都能发光。去到新疆后,李双江在文工团演唱队里担任独唱演员。
1963年,他跟随文工团到越南进行演出,在那次表演上,李双江凭借自己嘹亮的嗓音一举夺得关注。
同年,李双江受到团里推荐,参与录制了多首红色主题歌曲,《春风吹遍黎明的歌声》在当时更是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尤其是他饱含激情的演唱,使人深受鼓舞。
丁英也逐渐把重心从工作转移到了家庭,开始了相夫教子的生活。起初一家三口的日子过得很幸福。
但随着李双江的名气越来越大,两人之间常常聚少离多,一年里李双江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看着别的小朋友都有爸爸的陪伴,李贺十分伤心。
每次他都哭着问妈妈:“妈妈,爸爸去哪了?他怎么还不回来?”
丁英抱着儿子安慰道:“乖,爸爸去工作了,你看你吃的玩的都是爸爸辛苦唱歌换来的,等再过段日子他就回来了。”
李贺和母亲再次开始了相依为命的生活,父亲除了定时打来的生活费,很少再回来过。从前亲密无间的一家人此刻就仿佛陌生人一般。
丁英有丈夫,却独守了二十年的空房;李贺有父亲,这二十年来却没有享受过一天父爱。
就这样,一家人最终形同陌路,丁英和李双江这形同虚设的二十多年婚姻最终还是画上了句号,这个句号一点也不圆满。
李贺从工作到现在,为人一直很低调,他从未上过任何公开的节目,更不曾向人提及过自己的父亲是李双江。
不仅如此,他对待工作也很认真,单位领导及同事都给予了他很高的评价。据说他现在也已经拥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
03
1988年,在李贺刚刚大学毕业后,梦鸽考入了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而李双江此时已是著名的歌唱家,在李双江留校任教期间,正好是梦鸽的老师。这时她22岁,而他49岁。
在一次表演课上,梦鸽叫住了李双江,并主动表示要为老师献歌一曲。看到有如此积极上进的学生,李双江自然欣喜不已。
这一曲,深深地打动了李双江的心。也正是这次短暂的交集,便有了两人日后的故事。
1996年4月,李天一出生了,当时李双江已经57岁,老来得子的他将这个孩子视若珍宝一般,十分宠溺。
当李天一刚才产房抱出来时,满脸发紫,被送往了保温箱里,李双江时刻守在儿子的身边,三天三夜不敢合眼,直到李天一平安出了保温箱。
同样作为父亲,如果说李双江的父亲是别人眼中的严父,那李双江绝对是慈父,他实在看不惯父亲那样“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方式。
儿时的李天一完美继承了父母的优点,聪明伶俐,有着不错的艺术天分,还多次和父母同台演出。
4岁时李天一被入选为申奥形象大使,同年李双江给他请来了著名钢琴教授韩剑明,让他跟随名师学习钢琴。
8岁那年,李天一想学习书法,李双江又找到了清华大学的方志文来培养儿子。
10岁那年,李天一加入了中国少年冰球队,李双江为儿子找了最好的教练,买了最好的装备。
李双江永远都想把最好的给儿子,有求必应成为了李天一日常生活的常态。
在李双江看来,有个性、有棱角才叫孩子,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他不照着你走才是正常的,照着你走他是有病了。”
正是这样造就了李天一嚣张跋扈、目中无人的性格,也才导致了李天一日后的种种影响社会的重大事件,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既然做错了事就只能付出代价。
只是父母没有教给李天一做人的道理,而是由社会教给了他,由此看来代价似乎更加惨痛。
眼看着自己视若珍宝的孩子走到如今的地步,李双江和梦鸽心痛不已。不过,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同样是自己的儿子,一个低调优秀,一个人人喊打,可能李双江做梦都没有想到。
结语
古人云:子不教,父之过,女不淑,母之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人生向导。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言行举止和教育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
父母既然给了子女生命,就要担负起教育子女的责任和义务,从某种程度上讲,教育的责任甚至大于养育。
只给孩子提供了优越的生活条件,却忽略了思想品行的教养,就是父母的失职。因为这样,不仅毁了孩子本身,还会给家庭、社会和国家带来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