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前的安卓bug,终于有人修好了
也是从那时起,vivo决定开始改写调度算法,此后的700个日夜,vivo系统团队的3000多名开发人员成功把安卓的“公平调度算法”,修改为“不公平调度算法”,为用户正在操作的进程提供绝对的优先保护,从根源上解决了安卓系统的卡顿问题。
在11月8日的vivo开发者大会上,全新一代OriginOS 3.0正式亮相。这套系统通过“不公平调度算法”,真正实现了前台进程算力充足,后台进程不会抢占、打扰和阻塞前台进程。
打磨一个操作系统,从底层调度算法入手,这是技术门槛最高、最繁杂的工作,而且可能也是一项“费力不讨好”的工作。
实际上,在大部分的时间里,用户对于系统流畅的感知并不明显,但对于系统卡顿的感知十分明显。因此,一款优秀的操作系统,往往能够将用户的各种应用、程序打理得有条不紊,而用户却难以察觉到它的介入。
一个反面例子就是:当用户开启多个后台应用时,由于运行内存的耗尽,系统会回收应用,即所谓的“杀后台”,而当用户想要重新启动后台应用时,往往已经无法回到上次使用的界面,此时用户就会明显地感知到系统“不流畅”的问题。
为此,vivo在OriginOS 3上还开发出了“原地复活”机制,在用户切换后台应用后,系统会记录应用被强制关闭前的现场细节和曾经的准备工作,同时当用户再次启动后台应用时,加大瞬时计算加载能力,以缩短唤醒应用的准备时间,让用户的体验流畅自如。
当然,无论是“不公平调度算法”,还是“原地复活”机制,这些都属于底层或中间层技术的范畴,用户对于手机系统流畅度的体验更多来自视觉和触觉,而这些大多取决于人因研究。
在OriginOS系统立项之初,vivo曾组建了一支“人因研究团队”,致力于将触感、视感这些难以量化的标准通过工程研究度量出来。
比如在OriginOS 3上,vivo人因研究团队,通过人脑反馈、眼动追踪,甚至是操控者肌肉疲劳度的电信号等系列研究发现,用户滑动界面时合适的阻尼会让触控更加轻盈,以此打造出了“触感流畅2.0”。
类似的人机交互优化还有很多,为了给用户带来更加丝滑轻盈的使用体验 ,vivo人因团队共在视觉、触觉、听觉和情感方面共提出了1255项体验优化。
基于“不公平调度”等底层基础能力的突破,以及“原地复活”、“内存融合”的中间层资源调度的优化,还有上层操作感知的升级,vivo搭建出“智算中枢”,解决了安卓系统的原生性问题。
好系统,不止是“表面功夫”
在vivo开发者大会的现场,周围反复提及,“vivo要做出一个好用的操作系统”。
这似乎是一句正确的废话,但如果仔细想想,市面上各种基于安卓的魔改UI/OS层出不穷,真正能担起这句话的系统少之又少。
因为对于一款手机操作系统而言,考量“好用”的维度有很多,在用户看得见的地方,手机厂商需要从底层架构入手,去提升系统的流畅性,而在那些看不见的地方,同样考验着厂商的“内功”,比如安卓系统存在已久的安全性问题。
去年年底,Computer Science的专栏编辑JR Raphael曾发表名为《安卓安全检查:实现更加安全手机的16个步骤》的文章,文中详细阐述了用户在拿到安卓手机后,必须要做的16项安全检查。
这是一个比较尴尬的事实:尽管谷歌从系统层和应用层为安卓打造了许多安全措施,但作为一款开源系统,想要消灭潜在危险几乎不可能,用户必须要不胜其烦地做好功课,防止隐私泄露和安全攻击等问题。
随着用户认知的不断提高,以及全社会个人信息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用户早已把安全和隐私保护列为基本性的需求。
vivo首席安全官鲁京辉提出过一个观点:大部分手机用户认为安全和风险之间没有中间值,不安全就表示受到了威胁。因此,vivo将手机的安全性列为打造OriginOS基础性的工作之一。
在保障用户用机安全的问题上,vivo设立了“隐私三原则 ”,即透明可控、数据最小化和手机端侧处理。
所谓透明可控,就是在任何情况下让用户清楚的知道应用在获取哪种权限,而且提供给用户便捷管理这些权限的功能,同时在用户日常使用的过程中仅采集应用所需的最少数据,且这些数据无需上传至云端,实现数据隐私的本地化。
至于那些涉及线上交易的场景,vivo则针对性地推出了“千镜可信引擎”。它通过对手机芯片、内核、框架和应用等各层级要素进行综合计算,判断手机的安全性,给出可信度量指标,支撑上层应用进行风险识别和风险控制。
vivo认为,提升操作系统的“内功”,不仅需要为用户提供严格的安全保障,更需要让用户感受到普适性的人文关怀。
一个可能会被忽略的现象是,中国的障碍人群已经达到8500万人。这个数字几乎与我国在校中学生相当。所有人都能在自己的人际圈中找到几名中学生,但数量同样庞大的听障人群却如同隐士一般,在社会中逐渐形成独立的圈层。
尤其在信息化时代,部分人群听觉和视觉的缺失几乎让他们与世隔绝。
弥合“信息鸿沟”,这是vivo认为OriginOS上必须要实现的事情。在这一代OriginOS 3上 ,vivo转为听障人士开发了语音转文字、文字转语音,文字转手语和手语识别等四项功能。
据悉,目前vivo的手语识别的算法已经可以识别1200个手语词汇,准确率在80%以上;如果参考汉语等级标准,完全可以帮助听障人群就基础的话题进行讨论。
为障碍人群以及老年人、儿童等弱势群体开发辅助性功能,这些或许已经超出了操作系统开发团队的职责范畴,但正如vivo创始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沈炜在vivo可持续发展年报中提到的,vivo的使命是让科技创新惠及每一个人,连接美好数字未来。
生态支持?vivo有话要说
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数据,今年第二季度,vivo在中国大陆高端机市场的份额从去年的6%一举跃升到13%,位列国内二名。
苹果不出意外地位列榜单首位,而且这家公司的市场占比相较去年还有所提高,整体来看,当下安卓阵营的市场仍在收缩。
安卓手机真的处处不如iOS吗?当然不是,作为一款开源的操作系统,安卓的开放性要远远强于iOS,但一个现实问题是:即使是不关注消费电子的人都大概率了解Airpods、Apple Watch这些苹果的IoT设备,却对安卓的生态知之甚少。
当然,这其中有品牌效应的影响,但更大程度上,目前安卓阵营内各自为战才是安卓生态互联存在感不强的结果。
周围认为,“安卓友商基本上在同一个生态上各自进行表述”,这种现状在短时间内不会得到改变,可这并不意味着手机厂商与开发者、IoT厂商必然会处于长久的割裂状态。
此前,vivo曾与十余家业内厂商一同创办了“金标联盟”,对兼容性、稳定性、功耗等标准在同一个平台下进行认证。今年,vivo还将举办兼容性的沙龙,通过与开发者的对话,共同建设金标联盟的平台。
不过,虽然采用“同一个平台,同一套标准”,但这仍然无法解决安卓阵营内“个自表述”的问题。
vivo对此的解决策略是:大兼容、小欲望。
以时下火热的“车机互联”为例,vivo想要做的是兼容各种各样已经存在的份额大小不一的协议,包括各种各样的前装、后装,甚至其他厂商的连接协议,所以当下的vivo支持超过1100个汽车型号。
当然,这并不代表vivo只做兼容,而不去开发自己的车机协议。实际上,早在去年五月,vivo就上线了车机系统Jovi in Car,同时把协议贡献给与其他友商一起建立的智慧车联开放联盟。
在周围看来,产业界每一个商业公司逻辑上不应该建成封闭的孤岛去隔离解决方案,vivo想要做的是,在公共平台上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
这里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当下的车联解决方案分为两种,一种是高级辅助系统为主的座舱,这涉及到L4以上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第二种则是以手机和车联为主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
根据vivo的用户调查,目前有95%的车主用户最关心的是如何实现“车机互联”,这部分恰恰是手机厂商的强项。因此,vivo对车机业务的战略是“集中资源,解决行业内具体的痛点问题”。
就像数字车钥匙,尽管这项技术已经诞生多年,但如何实现精准的蓝牙定位,如何实现数据传输,一直是困扰行业内多年的问题。
为此,vivo发挥自身在通信行业的技术优势,对vivo Key 全新升级,不仅可以作为车钥匙,还可以通过系统入口随时知晓和控制车辆状态,让车主时刻掌握汽车的状态。
“我们要贡献我们的力量,让整个生态有更多的兼容,我们没有什么欲望,唯一的初心就是为客户和用户解决问题。”周围对vivo车联业务的总结,听起来还是一如既往的“本分”,但这种态度或许才是消费者真正需要的。
写在最后
中国手机厂商向来不缺乏硬件上的创新,却少有人愿意从底层入手,打磨一款能够为用户带来体验升级的操作系统。
因为相较于从供应链那里获得硬件解决方案,改写系统这项工作实在过于费时,也过于繁琐,但它却能直击国产手机上真正的痛点、顽疾。
可能很少有人注意到,在今年智能手机行业整体下滑的背景下,vivo已经连续三个季度蝉联中国大陆手机出货量的头名。
这样一家从未宣传掌握“颠覆性技术”的公司,却凭借着数年来在软件生态上的持续投入,构建出一条足够坚实的“软件护城河”,并逐渐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青睐。
透过Origin OS 3.0的发布,或许这家以“佛系”著称的公司,已经给国内手机行业指明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