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行是如何将思想与行动、战略与战术完美地结合起来的?丨川商学院
美国著名专栏作家托马斯说,最出色的领导者能够在抽象至极的观念(远大目标、宏伟设想)与极其普通的细节(每时每刻的行动)两者之间出入往返,自由行动,或者能够左右开弓,同时开展工作。刘永行先生的过人之处,正在于他能够将思想与行动、战略与战术完美地结合起来。
编写完《与一位实业巨子的心灵对话——刘永行说》,摘下新换的眼镜,我揉揉有些酸涩的眼睛,直起已经略显驼背的腰,关上电脑,瘫坐在椅子上——我有一种如释重负的快感。
很久没有写诗了,在步行回家途中,我居然随口吟出了几句——
用尽最后一点力气
我将破成碎片的战旗
插上山顶
轻轻弹去衣襟上
不知是谁的血痂
抿一抿干裂的嘴唇
嗅一嗅带香的硝烟
回身望去
只见山下云卷云舒
熟悉的友人一直在问我:编写这本书你到底图什么?你已经离开东方希望和刘永行先生这么多年了,何必自找苦吃?
我在图什么?我也在问自己。
思想观念是企业的根与灵魂
26年来,我一直在为希望事业鼓与呼,并将这份工作当作一份神圣的事业。26年前,我和同事张强一起创办了《希望饲料报》(《希望集团报》的前身),并长期担任编辑部主任、主编、总编,历任新希望集团宣传部部长助理、东方希望集团宣传部副部长、华西希望集团宣传部部长。可以说,我算是希望集团文化宣传系统最忠诚的一位老兵了。
仔细想了一下,我之所以如此执着地编写这本书,还是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怀在起作用吧!
其一,最美好的青春都挥洒在这里了,这就算作我对自己青春的一种纪念吧!
其二,我确实是刘永行先生的超级粉丝,我喜欢他身上的英雄气,还有那种独特的傲气和霸气。我坚持认为,他是中国最杰出的实业家。作为一名有幸在他身边工作过的人,不为别的,只是因为这份油然而生的景仰吧。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我觉得这些东西太好了,如果散失,实在是太可惜了。作为少数几个有资格有能力承担此项工作的人之一,使命感驱使我主动背负起了这个责任。
我十分清楚地知道,希望集团最宝贵的并非人们从表面上所看到的巨额财富,而是深藏在这些财富背后的思想观念。作为一名老员工,我深知刘永行先生思想观念的价值——他的这些思想观念才是其企业的根本与灵魂,正所谓“行成于思”。如果这些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我的手里散失了,我将无法原谅自己!
刘永行是思想家 实业家
在所有认识的人当中,刘永行先生是我最为钦佩的极少人几个人之一!在我眼里,他就是一位带有民族英雄色彩的实业家,一位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思想家。说他是实业家,是为了将他与那些靠炒作起家的所谓企业家分开;说他是思想家,正是本书所要表达的主题。做好一个“家”尚且很难,而他却把两个“家”都做得淋漓尽致,并且两者相得益彰。因此,我们才看到了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和炫目的成就!
由于工作关系,我时常有机会与企业界、经济界、新闻界一些朋友接触。在提到刘永行先生时,大家的钦佩之情往往溢于言表,除了对他雷厉风行、大刀阔斧的工作作风表示欣赏之外,对他入木三分、掷地有声的管理思想,对他高瞻远瞩、深谋远虑的发展战略,也表现出由衷的敬意。
美国著名专栏作家托马斯说,最出色的领导者能够在抽象至极的观念(远大目标、宏伟设想)与极其普通的细节(每时每刻的行动)两者之间出入往返,自由行动,或者能够左右开弓,同时开展工作。刘永行先生的过人之处,正在于他能够将思想与行动、战略与战术完美地结合起来。
事实正在并必将证明,在中国企业家的星空里,刘永行先生将是为数不多的巨星之一。
刘永行先生的这些文稿并不是为出书而“写”出来的,绝大多数是他在企业实践中“干”出来的,我和我的同事只不过是将这些散落的宝贝捡了回来,最多也就是做了一下分类和打磨的工作罢了。但正因为如此,才突显出其别具一格的价值。
他的文稿就像刚刚出锅的包子,热腾腾、香喷喷地诱人。他的文稿有时辛辣得人令人冒汗,有时尖锐得令人惊愕;有时痛快得叫人坐地打滚,有时深刻得叫人拍案叫绝。它像“从火山深处喷出来的熔岩”,带着地球深处的鲜红、热烈,滚烫地冲出地壳,在大地上留下源于地球深处的“思考”。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之下,在成就“百年老店”、“百年名店”、“百年大店”的过程中,他的思想经历了一次又一次艰难痛苦的蜕变,从而使希望集团和东方希望集团成为飞向天际的金色凤凰。
有形财富背后必有无形财富
相对系统地整理出刘永行先生的观点,并将其转化为社会财富,可能也是我对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力所能及的一份贡献吧!
为什么一定是我来做?因为我既有“当局者”的亲身经历,又有“旁观者”应有的距离。站在《希望集团报》总编这个独特的位置上,我相对系统和完整地见证、记录和积累了很多希望集团的第一手资料。许多有心人也有这样的动机和能力,但资料的完整性不够。也有少数人有类似的经历,但却没有这样的动机和耐力。历史赋予了我这个使命,我只有迎难而上。
《战国策》有言:“无形者,形之君也。”是的,所有强大的企业背后必有强大的企业文化,所有有形财富的背后必有与之相匹配的无形财富。真正了解希望集团的人不仅仅在观察其庞大的财富帝国,他们往往会深入地研究希望集团的企业文化,此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在刘氏四兄弟当中,我与刘永行先生直接相处的时间并不算很长,但却对他心存一份崇敬甚至崇拜——他的思想观念正是希望文化源源不断的活水。
编写这本书,初心正在于此。
要知道,编写这本书的工作量颇为浩繁,除去大量的采访工作,我必须从将超过200万字的资料中筛选出所需要东西,然后再进行打磨、分类、组合、润色,其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
过了五十岁之后,我似乎已经超越了自己,并从人生的夹缝中隐约看到了“天命”之中的“天机”正如刘永行先生所说,在特定的时间里,观念的力量将超过物质的力量,变成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编写这本书,我也希望能够起到一点这样的作用。
作者凌龙陪同刘永行到新疆东方希望视察
作者简介
凌龙,本名王林农。1992年创办《希望集团报》,并长期担任编辑部主任、主编、总编。历任新希望集团宣传部部长助理、东方希望集团宣传部副部长、华西希望集团宣传部部长。现任华西集团企业文化总监、特驱集团企业文化高级顾问、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客座教授。
文丨凌龙
川商传媒(杂志)
天下川商的资讯、社交和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