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视频能赚钱、走路能赚钱、睡觉能赚钱…这些APP让“躺平赚钱”梦想照进现实?

玩游戏能赚钱、看小说能赚钱、看视频能赚钱、走路能赚钱、甚至睡觉也能赚钱……看到这些app广告,很多网友可能会问:这年头,难道“躺平”真的可以赚钱了?

近日,深圳市市场监管局收到消费者李某对“全民开餐厅”APP的投诉,该APP宣称不需要邀请好友就能赚钱,提现没有门槛。李某称:“结果还是要邀请好友才能提现所有金额,不然就只能提现0.3元。”

于是,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发布了“赚钱”类app消费警示。此类APP先用“能赚钱”吸引消费者使用,使用过程中,消费者会被不断被诱导观看广告。APP运营商则通过卖广告获利,后续还会不断“套路”消费者。

对此,《法治日报》律师专家库成员、北京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饶伟律师认为,APP运营商在其APP上发布、推送广告,供网络用户观看,并以收取的广告费作为其营利收入,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所规定的广告的发布者的角色,应受到广告法的规范。就APP运营商在APP上发布的广告中的商品或服务,如果有用户基于生活消费目的而购买,在推荐的商品或服务存在虚假宣传的情况下,用户作为消费者,可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主张欺诈的赔偿责任;如果APP推广的广告不是针对生活消费而是用于生产经营,一旦存在虚假,也应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规制;对于APP运营商的这种经营模式,如果其在“奖励”“返现”“领红包”等过程中需要收集用户的个人信息,特别是一些敏感的信息,如银行卡信息、电话等,则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相关规定。

事实上,前文李某的投诉案例并非个例,法治网研究院在百度中搜索“赚钱类app”后,会出现大量五花八门的排行榜,而其中很多广告都会声称挣钱无压力、无门槛挣钱。

对此,《法治日报》律师专家库成员、泰和泰(重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重庆市律师协会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专家委员朱杰律师分析,此类赚钱APP的商业底层逻辑是“通过参与者奉献私域流量换取奖励”,其算法逻辑中比较典型的是,当参与者奉献新用户时,其成长值较高,反之效果不佳。归纳起来,此类APP有如下几个特点:往往针对C端的自然人;门槛低,能转发、能拉人头即可;广告的标题或者活动主题存在高诱惑性,吸引人眼球;让参与者参与后“欲罢不能”,也让参与者误认为马上可以拿到奖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时间成本累计过高,已经舍不得放弃,模式的制定者会提出更多的要求并不断循环。

据深圳市市场监管局2021年下半年广告监测数据显示,“网赚”类广告在下半年监测到的所有广告中占比13.8%,这些广告中广告宣传用语涉嫌违规的占比高达62.3%。

然而,如果消费者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完成了赚钱类APP设定的目标后,真的可以像广告语说的那样,完成提现吗?

法治网研究院在黑猫投诉上,查询到大量此类事件的投诉案例,均声称并未如愿得到酬劳。

饶伟认为,对于已经花时间观看了APP上广告的用户而言,如果不能获得宣传的“奖励”“返现”“红包”等回报,是否可以主张民事法律权利,还得具体分析。关键看对APP运营商以“奖励”“返现”“领红包”等形式吸引用户观看APP上的广告这种模式,是否被认定为广告的一种形式。而《现代汉语词典》对广告的定义是:向公众介绍商品、服务内容或文娱体育节目的一种宣传方式,一般通过报刊、电视、广播、招贴等形式进行。因此,饶伟认为,此类情况还是可以认定为符合广义上的广告的定义。当然,这对用户的举证责任要求比较高。最终法院能否支持其诉讼请求,得看证据的充分性了。

除了花费了时间的,更有甚者,有些消费者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今年3月,常州吴女士刷到一条“走路就能赚钱”的广告,便下载了“爱步宝”app并开始每天做走路任务攒金币。很快,她得到了第一笔10元现金奖励,后续提现门槛越来越高,还需要充值才能提现,直到app无法登陆,吴女士这才意识到被骗14万多元,动动脚能赚钱的美梦破碎,于是这才报了警。

对于如何有效治理当前赚钱类APP存在的乱象,朱杰建议:首先,从法律层面来看,依托《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对其进行治理,仍然是有效的路径。经营者对其经营行为不得采用违反公序良俗和法律规定的宣传方式;也要尊重参与者的知情权,把选择权交给参与者而不是采用“诱捕”、“升级”的套路。

其次,从技术层面来看,即时通信平台的经营者要有能力识别、提醒、阻却类似“诱捕”“升级”的套路,通过组合拳的方式才能营造风清气朗的网络空间。

选题策划/法治网研究院

文/李升 沈若水

声明/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如有版权争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监制/余瀛波

编辑/郑淳心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法治网独家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版权声明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