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语境、低语境:理解中西文化差异的一个视角

一则旧事:1998年,克林顿访华时参观幼儿园,孩子们用英文齐声喊道“热烈欢迎克林顿爷爷”,美国总统尴尬地笑着。一位三岁男孩直呼“克林顿”,被他高兴地抱起一起合影。

这是典型的中西方文化差异案例:在西方,称呼某人“老”很无礼,西方老年人普遍都不愿老、不服老、忌讳老。而在东方,“老”意味着德高望重,充满敬意。在传播学上,这种语言文化方面的差异,被称为“低语境、高语境”问题。

1976年,美国文化和人类专家Edward Twitchell Hall Jr.在《超越文化》一书中提出“高语境”(High context)和“低语境”(Low context)概念。

高语境文化:大部分信息或存于物质语境中,或内化于交际者的思维记忆深处。在沟通过程中,只有很少信息是经过编码后被清晰传递出来,大家在交流过程中注重语境,即社会文化环境和交际者所处的具体情景,人们对交际环境的种种微妙提示较为敏感。

低语境文化:人们在交际时,大量信息通过显性直白的编码来承载,信息含义通过语言可表达得很清楚,暗示信息较少,沟通者不需依赖环境去揣摩推测。

M.W.Lustig等学者,将高、低语境各自特点进一步概括为:

高语境文化:1.内隐,含蓄。2.暗码信息。3.较多非言语编码。4.反应很少外露。5.圈子内外有别。6.人际关系紧密。7.高承诺。8.时间处理灵活。

低语境文化:1.外显,明了。2.明码信息。3.较多言语编码、4.反应外露。5.圈内外灵活。6.人际关系不密切。7.低承诺。8.时间高度组织化(即讲求时态)。

如上述例子:西方人对“年老”的认知很直接,“年老”意味着衰老、病痛、失能失智、时日无多(西方语言对时间非常敏感),这是所有生命形态的客观规律,即“低语境文化”特征的外显、明了、明码信息、人际关系不密切(时间不会因谈话者之间的关系亲疏而快慢不同)。所以,克林顿听到喊他“爷爷”时心里不舒服,但碍于礼仪却只能尬笑。

而在东方,其实大家在现实生活中也很忌讳“年老”(尤其忌讳用“老了”来描述“逝去”),但在礼仪场合大家都敬老崇老。因厚重的文化积淀:从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到曹孟德“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从伦理到情感,构成了极为复杂的心理情境与文化背书。

在高语境文化中,年老,承载着心理、情感、文化语境:在亲友之间,年老是“龟龄鹤算、寿比南山”的吉祥事。而对自己讨厌却又高寿的家伙,则是“祸害活千年”,有文化的会骂“中寿,尔墓之木拱矣”。语境随着人际关系歧异而变化。

Erin Meyer教授总结,从最低语境到最高语境的排名依次是: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荷兰、德国、英国、丹麦、芬兰、波兰、巴西、西班牙、阿根廷、墨西哥、意大利、法国、俄罗斯、新加坡、印度、伊朗、沙特阿拉伯、肯尼亚、中国、印度尼西亚、韩国、日本。

可看出大致规律:“低语境文化”更长于自然科学研究,这很好理解,自然科学更注重对客观事实(而非人际关系)的研究,更强调沟通的效率和准确度,这就要求语言文字的情感、伦理、文化等方面语境越低越好,最高效的编码语言是“二进制”0、1,没有任何语境。毕竟十万字的自然科学论文,专业人士都很难看懂,如果再遁入三层隐喻之中,教授都要疯了。

而“高语境文化”则更擅长于在一个圈子内进行文化艺术创作,譬如律诗、骈文,懂古典文化与格律、音律者欣赏之,无比陶醉、甘之如饴。但出了具体语境圈子,外人几乎完全不懂,西方那些“汉学家”看中国古籍,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数字……能了解,但对中国古典诗词、书法、水墨画,能懂者寥寥。

当然,高语境语言内部也可以有低语境语言、科技语言部分,据此照样可以学好自然科学。晚清对西方著述的翻译、新文化运动与白话文运动、起于1940年代的大扫盲,本质上是中文低语境化改革。另外,上述排名中,日韩比中国还要高语境,但无碍其是发达国家。事实上晚清以来大量的中文词汇来自日本,包括政治、组织、纪律这样的词汇。

低语境与高语境之间的文化冲突,成为困扰现代人的难题:低语境者,譬如英语族群,很难理解高语境的古籍、经典、文化、艺术……因此冲突频发、矛盾重重。

高语境可能也有个优势:AI很难听懂,毕竟AI编程基础是最低语境的“二进制”编码语言,距离高语境的文艺意境更远。所以,高语境职位,可能比低语境职位的要持久些。

(作者系历史、军事学者)

•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美逸君

© 版权声明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