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西亚·马尔克斯(1928年3月6日—),台译贾西亚·马奎斯。是哥伦比亚作家、记者和社会活动家;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
《百年孤独》是一部极其丰富的、多层次的小说,它可以有多重解释。它是一部关于霍塞·阿卡狄奥·布恩狄亚几代子孙的家庭编年史;它描写了一个象征着马尔克斯故乡阿拉卡塔卡的小镇马孔多的时代变迁;同时也是哥伦比亚、拉丁美洲和现代世界上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神话般的历史。百年孤独》也反映和评价了哥伦比亚和拉丁美洲被西班牙征服以来的社会历史事件。
19世纪自由党人与保守党人之间的战争和20世纪不断重演的暴力事件得到了生动的描绘;它还详细地记述了外国香蕉公司的发展与剥削导致的破坏与骚乱(有1928年果品联合公司的罢工为依据)。《百年孤独》是一部极其丰富的、多层次的小说,它可以有多重解释。从更深远的意义上说,它是西方文明的一个总结,从它的源头古希腊神话、荷马史诗、《创世纪》中的创世神话开始,带着对蒙昧状态的伊甸园的净土世界那种质朴和纯洁的深深的怀念。
1966年8月马尔克斯刚刚写完《百年孤独》。此时的马尔克斯已经写了5本小说,在圈子里小有名气。但他还是生活困窘,欠了一屁股的债不说,手头刚完成的这部1300多页的书稿,出版前景也晦暗不明。他把手稿寄给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出版商,手头的钱实在不够邮费,只能先寄一半过去。迫于生活压力,他又重新为媒体撰写专栏,以贴补家用。
有朋友问他手头的书完成得怎么样了。马尔克斯回答:”我手上所有的,要么是一本小说,要么是一公斤的废纸。”小说出版前景未明,生活却要继续,即使每天忙得筋疲力尽。这就是《百年孤独》出版前马尔克斯的真实境况。现如今我们当然可以说,马尔克斯写出了一本既能传世又畅销的经典之作,但在那个时候,谁知道呢,他的妻子甚至只是盼着书能够出版就行,”哪怕它一点也不受欢迎”。
1967年5月30日,《百年孤独》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出版,定价约两美元。由于富恩特斯、巴尔加斯.略萨的强烈推荐,出版商改变主意,加印到5000册,在出版前两星期,又改成8000册。两周后,初版销售一空。为了宣传小说,马尔克斯在小说出版3周后,”空降”到布宜诺斯艾利斯。他对这个城市充满好奇,一天早晨,他在城市街角的咖啡厅吃早餐,看到一名女子提着购物袋,他的小说就夹在西红柿和生菜之间。他突然意识到,他已经在40岁写出了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作品。
许多年以后,马尔克斯会记起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那个遥远的早晨——1982年10月21日凌晨。电话铃声响起,首先打来电话的是哥伦比亚总统贝当古。贝当古说他的消息来自法国总统密特朗,而密特朗的消息来源是瑞典元首:他们都是马尔克斯的朋友。电话接连不断地响起,以致他的另外一位好友、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根本打不进来。第二天,卡斯特罗干脆发了一封贺电。
一切都变了。之前那个受尽苦难,仿佛在写作之路上看不到尽头的马尔克斯,在巴黎忍饥挨饿、在墨西哥背负一身债务的马尔克斯,现如今功成名就,身边的朋友全是名人政要,声名显赫。作为文学家,他还能如何写作?
就算他写了再多的作品,人们最为津津乐道的,还是《百年孤独》。
在《百年孤独》发表之前,马尔克斯在拉丁美洲文坛之外并不广为人知。《百年孤独》一面世即震惊拉丁美洲文坛及整个西班牙语世界,并很快被翻译为多种语言。马尔克斯也一跃成为炙手可热的世界级作家。
马尔克斯正是凭借着《百年孤独》一书成名。各位读者们,你们对马尔克斯和《百年孤独》一书的了解还有哪些呢?欢迎评论区留言,我们共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