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讨厌的“刷好评”,是早就趴在Steam上吸血的寄生虫

好评可不代表那是好游戏,愿诸君带眼识“游戏”。

在我上大学的时候,我那门专业中有一个学术分支叫做“古典文献学”。这个分支中,“目录学”是一个必修的项目。这门学问符合许多大众对学术研究的认知。其相关的著作,我都基本只能看个“目录”,与黑格尔的《小逻辑》在我心中的地位不相上下。

但即便如此,我也不会否认这门学问的重要性。甚至我会认为,在现代社会,对“目录”的认知,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来得重要。

因为建立“目录”的目的,是为了“分类”。而“分类”做想要达成的效果,是便于人去“筛选”。

如何“筛选”出我们所需要的信息,是当下这个“信息时代”,对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的技能。活在互联网中的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接收着超出限度的信息,这些信息杂乱无章且毫无脉络,你以什么样的“标准”进行“筛选”,决定了你所身处的“信息茧房”的大小。

各位上学的时候应该没少在课本里看到“信息时代”这个词

而最近,《兵马俑》与《大多数》这些游戏在Steam上“刷好评”的事件,为什么会引起玩家们的愤怒,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这种行为在破坏玩家们的游戏筛选“标准”。

11月18日,B站游戏区UP主“独立游戏蜥蜴君”发布了一个视频,名为《什么时候国产独立游戏变成了这个样子?靠“特殊好评”来撑好评率的意义是什么?》。这个视频并不像他以往的视频那样,以介绍和点评独立游戏为主,而是着眼于最近处于风口浪尖的两个游戏——《兵马俑》与《大多数》的“刷好评”问题。

根据视频所说,当时《兵马俑》这款游戏有着夸张的100%好评率,这显然非常不正常。这款由西班牙工作室Appnormals Team开发的动作冒险游戏,纵然在部分玩家群体中有着一定的好口碑,但游戏的整体素质,并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

于是,“蜥蜴君”展示了这款游戏的Steam评论区,并从中挑出了许多疑似“水军”的好评账号。

这些好评账号的评论虽然都比较“正常”,但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游戏库里只有一个游戏,也只发布过一篇评测。而评测发布时正好是游戏正式发售日,评测时的游玩时长都在1个小时左右,整体游玩时间则都在38到40个小时之间。

对在Steam上有过游玩经历的玩家来说,这些特征都是相当不合常理的。因为,在这之中你看不到任何“个性”——每个人的兴趣、可供游玩的空余时间,以及想要写下评价的时间点,都可能大不相同。故而,这一批高度雷同的“好评账号”,无疑让人相当怀疑。

“蜥蜴君”将这些评论称之为“特殊好评”。无独有偶,这种“特殊好评”还扎堆出现在近期热度不错的国产独立游戏《大多数》中。

与《兵马俑》有些许不同,出现在《大多数》中的“特殊好评”,有着更进一步的特征:玩家账号中的游戏不再是只有一款,而是除了《大多数》外,还会有两到三款诸如《三国杀》《Artifact》《卡普空街机合集》等免费游戏。

在关注度上,《大多数》无疑要比《兵马俑》高得多,但近期正因为一些游戏上的缺陷与下架问题而饱受争议。此时,再被爆出有“刷好评”的嫌疑,可以说直接将《大多数》与“Steam刷好评问题”,推上了玩家舆论的风口浪尖。

不少玩家对这一现象表现出相当大的愤慨,“游戏不好好做只会搞盘外招”的做法与玩家对“游戏”较为纯粹的追求,有着相当大的冲突。

还有的玩家,对国产游戏在Steam平台上也能进行“刷好评”的操作感到意外。因为,Steam是个以付费游戏为主的平台,玩家评论时也必须拥有该款游戏,且如果是评价后退款的玩家,也会在评测中有所注明。故而,在许多玩家的认知中,在Steam上“刷好评”是个花费过高的行为,有种“吃力不讨好”的意味。

《兵马俑》并非是国产游戏,其开发者与主要发行商都是国外的团队,按道理来说,他们很难有给游戏“刷中文好评”的意识。然而,《兵马俑》的发行商列表中,却还有着一个plusDSgames(加鸡腿游戏)。这是一家主要业务为推荐独立游戏的国内发行商,对国内市场的情况有更深入的了解。故而,“蜥蜴君”认为《兵马俑》评论区中的“中文特殊好评”,主要出自于他们之手。

再加上《大多数》这款纯正的“国产独立游戏”也采取了这样的手段,甚至比《兵马俑》要更为明显,这令“蜥蜴君”对众多“国产独立游戏”抱有了“恨铁不成钢”的态度。

事实也的确如此,Steam上一直存在着国产游戏“刷好评”的现象。

2019年,一款名为《丛林掠夺》的国产独立游戏,就因为明显的“刷好评”行为,而被Steam进行了下架处理。据悉,这款游戏的作者还有另外两款游戏,同样因为“刷好评”的行为,在这次处理中被一并下架。

而近两年Steam上大批量出现的国产页游,也同样是“刷好评”现象的重灾区。虽然这些游戏大多评价等级都是“褒贬不一”或“多半差评”,但其好评区中的确不乏一些“特殊好评”的评测。

国产单机游戏在千禧年前后的短暂发展后,因为一系列问题陷入了一段很长时间的停滞期。直到几年前的《中国式家长》与《太吾绘卷》爆火,才让Steam上的国产游戏开始有恢复元气的迹象。然而,近几年短暂的国产单机游戏复兴中,着实存在着不少的“乱象”,这次事件中的“刷好评问题”则是其中之一。也因此,很多人都在这次事件中,将矛头指向了一系列“不作为”的国产游戏。

但必须说明的是,虽然不能否认有不少国产游戏采取了“刷好评”的方式来进行不正当竞争,但“刷好评”这件事绝非国产游戏所独有——某种程度上而言,全世界范围内的所有游戏开发者与发行商中,有着相当数量的一批人,都尝试过走这条“捷径”。

光是2017年1月,就有先后三个游戏工作室,因为“刷好评”暴露而被Steam下架了游戏。

月初,一位名为Vasily Bulygin的开发者,利用Steam的系统漏洞,创建了很多Steam账号来给自己旗下的三款游戏《bOllO》《Sekwere》《.atorb》“刷好评”。Steam方面在发现后,将这三款游戏都进行了永久下架处理。

图中大意:我们(Valve)已经发现了可疑的行为,涉及该游戏的开发者Vasily Bulygin控制的多个Steam账户,这些账户被用来利用CommunitMarketplace并为他自己的游戏发布正面评论

由于这些原因,我们将结束与Vasily Bulygin的业务关系,并将他的游戏从销售中删除。 如果您之前购买了这款游戏,它仍可在您的Steam库中访问。

月中,一位名为Matan Cohen的制作人,与油管上的一位游戏主播Jim Sterling有过几番争吵。起因是Jim Sterling抨击Matan Cohen所制作的游戏《Art of Stealth》过于“垃圾”,双方为此进行了一番唇枪舌战。后来,Steam发现Matan Cohen同样是利用多个账户来给《Art of Stealth》伪造好评,于是就将这款游戏永久下架了。

《Art of Stealth》游戏截图

月底,一位名为Lunyov Artem Pavlovych的制作人,被玩家举报疑似利用“马甲号”来给他的游戏《Platformica》“刷好评”,Steam方面在确认无误后,便将他的游戏全部下架。事后,这位制作人在Steam社区中发言回应这件事情,他承认了自己的所作所为,也认为自己的游戏被下架是“活该”的。

他说自己“花了两年做了三款游戏,结果半天不到全部下架了,真是活该”

除了游戏制作人亲自上阵“刷好评”外,其实也有相当多的人,在专门提供这方面的业务。

2016年,游戏媒体PCGamesN就曾经对国外网站Fiverr做过调查。Fiverr这个网站是一个面向“乙方”的平台,用户可以在这里建立页面来给“甲方”提供服务,并收取酬劳。

而PCGamesN在调查后发现,在这个平台上存在着大量的给Steam游戏写评论的“乙方”,你只需要付给他们5美元,并提供你在Steam上游戏的激活Key,就能够让他在Steam上体验你的游戏,并为你的游戏写下一个好评。

一直到今天,这类业务你都仍然能够在Fiverr上找到,就连5美元的定价都没有太大的改变。

有些用户甚至为了强调自身所提供服务的可信度,还会在自己的服务描述中,给自己曾经评价过的游戏列一个列表。

图源:PCGamesN《Its about ethics in user reviews – how to get a positive Steam critique of your game for $5》

可以说,Steam上的“刷好评”行为早已是不分中外的普遍现象,从Steam采用好评系统那一天开始,这一行为就与Steam市场所共生——它寄生在Steam的灰色地带中,深入到了这个评价系统的每一个角落。直到今天,它已经成了无所不在的“灰色幽灵”。

纵观整个Steam的发展历史,你都能看到Steam与这种行为在进行着你来我往的交锋。

而这一切的起源,或需要从当下玩家已经不太熟悉的“绿光”时代说起。

Steam平台早期并不是一个“只要你交钱就能上”的游戏平台,新游戏的上线受限于审核人员的认知、喜好与效率,很多游戏都因此与发行无缘。为了改善这一现象,让更多的游戏获得上线的机会,Steam在2012年推出了“青睐之光”(国内玩家俗称“绿光”)计划,这个计划是在Steam社区中单独创建一个版块,游戏开发者与发行商能够在“绿光”中上传自己的游戏,并让玩家对其投票,获得赞成票较多的游戏,就能够直接在Steam中上线。

“绿光”计划的影响相当深远,许多后世出台并沿用至今的措施,都可以追溯到这个时期,比如固定的100美元发行费用。此外,也正是“绿光”计划的铺路,让V社认识到了无论是多么奇怪的游戏,只要找对其受众,都能获得其市场,后来的Steam才会决定完全放开对新游戏上线的限制,开发者只要缴纳发行费用就能在平台上架自己的游戏。

著名的《星露谷物语》便是出身于“青睐之光”

同样的,许多让玩家们甚为不满的负面现象,在“绿光”计划期间就已经各自有着苗头:吸引眼球的、大搞擦边球的游戏,更容易获得在“绿光”中获得支持;游戏质量非常糟糕,但制作人十分“有情怀”的游戏,在“绿光”中比比皆是。

而在这当中,通过各种方式“刷赞成票”“刷好评”的行为,则是最为突出且与Steam官方纠缠至今的“顽疾”。

当时有不少开发者或发行商,会通过大量赠送游戏激活Key的方式,在玩家群体中拉票。而当游戏成功通过“绿光”上线后,他们也会继续采用这种方式来让玩家们给游戏打好评,从而获得更多的曝光率和更“好看”的好评率。

当时淘宝上有不少Key商通过这种方式来囤积各种游戏Key用以贩卖

送Key行为的蔚然成风,也使得Steam上出现了不少群组,专门逼迫游戏开发者给他们赠送免费Key,否则就会在“绿光”中为他们投上不赞成的票。这与前不久《鳄鱼侦探布罗格》的主创,因为拒绝为一些“Steam鉴赏家”提供免费游戏Key,而被这些鉴赏家集体抵制的例子,可谓是一脉相承。

这些群组中有着大量“机器人小号”,专门用来投票

此外,哪怕开发者无意通过“刷好评”的方式赢得这场竞争,只要他的游戏在“绿光”中出现,无论是还在投票中的,还是已经通过了“绿光”正式发行的,都会吸引来无数“神秘人”,为他们提供“刷好评”与“刷赞成票”的业务。

屡禁不止,越发猖獗的“刷票”行为,让“绿光”的公信力大幅下滑。尽管Steam一直强调“绿光”中游戏的票数多少并不是关键,他们只是想通过玩家的行为来观察游戏所具备的潜力,但这种说法完全无法阻止开发者们去追求更多的“票数”。也因此,玩家们越发对“绿光”感到不满,更愿意去相信那些不走“绿光”通道,凭借自身游戏质量,通过Steam平台审核上线的游戏。

而这些问题,也让V社的老板G胖,将“绿光”称之为“选举失败的典型”。最终在2017年2月,Steam发布了《Steam的蜕变》一文,宣布将清除“绿光”这个Steam发展路上“最后也是最大的障碍”,放开了新游戏上线的限制,为游戏开发者们提供最直接的游戏发行渠道。

可问题在于,“绿光”的存在,并不是“刷好评”现象得以存续的根源,Steam这个越发壮大的游戏渠道,才是无数游戏开发者与发行商“顶风作案”的目的。和手机软件市场中“刷好评”争取排行榜排位、首页展示等做法一样,在Steam中“刷好评”所求的同样是更多的关注度与曝光率,最终追求都是让自身的游戏获得更多的注意,从而挣取更大的商业利益。

某位“刷好评”的开发者留言

即便失去了“绿光”这个极为方便的载体,Steam本身的评价系统,仍然存在着相当多的灰色地带,能够让这一行为存身。

而V社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在“绿光”计划的末期,他们就已经开始有意识地整顿一系列乱象。

2016年9月13日,Steam更新了玩家评论系统的社区规则,在具体的更新说明中,有专门一个部分用来阐述Key对评论系统的影响。他们认为,免费Key很容易被人以“夸大评论分数”的方式使用——根据他们的调查分析,至少有160款游戏因为发放免费Key,而获得了更高的正面评价。

图中大意:Steam Key一直是开发商免费赠送或通过其他在线或零售店出售的,这一点并没有改变。然而,这些Key最终很容易被用于夸大评论分数的方式。对整个Steam游戏的分析显示,至少有160款游戏的正面评价中,使用CD密钥激活产品的用户所占比例大大高于直接在Steam购买游戏的用户。当然,也有合法的理由说明为什么一个游戏会出现这种情况:某些游戏在Steam上有大量的受众,对游戏有相当热情的早期用户或Kickstarter支持者,他们对游戏的投入要大得多。但在许多情况下,Key的滥用是清楚且明显的,例如重复和/或大批量生成的评论,或来自与开发商有关的账户的评论。在这些情况下,我们现在已经采取了行动,禁止虚假评论,并将结束与违反我们规则的开发商的业务关系。虽然在社区中,用户举报滥用情况是很有价值的,但要检测这种情况何时发生,哪些来自Steam Key的评论是合法的,哪些是人为影响的,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

故而,为了避免Key的滥用,Steam虽然不会禁止开发商获得并发放免费Key,但自此以后他们将把通过Key激活游戏的玩家评论,从整个好评系统的评级中给剔除出去了。也就是说,自这篇公告发布后,用Key激活游戏的玩家无论留下多少好评,都不会影响到游戏本身的评级,这些评测的右上角也会出现一个钥匙图标,表明这个用户是使用Key来激活的游戏,并不是通过Steam商店直接购买的。玩家能够以此鉴别,这篇评测的可信度。

2017年3月10日,这一规则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除了用Key激活游戏的玩家评论外,所有以免费方式获得游戏的玩家评论——包括礼物赠送、免费周末活动等,都将不计入整体的好评评级。自此,从“绿光”时代初期便开始的,以赠Key为方式影响游戏好评评级的“刷好评”行为,可以说是被完全杜绝了。

然而“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即便Steam早在2017年就已经堵上了许多社区规则的漏洞,但从最近《兵马俑》和《大多数》所带来的风波上看,“刷好评”这一行为仍然存续至今。

除了这次事件中出现的那些疑似雇佣“水军”来“刷好评”的方式以外,我们还能看到许多游戏厂商采用“好评返现”“评论抽奖”等方式,来获得更多的游戏好评。

通过这些方式来获得额外的“好评”,虽然为众多的游戏玩家所不齿,但如果单纯从Steam的规则来看,却并没有什么问题。因为,给这些游戏留下评论的账号,都是实实在在地购买了游戏,并且在游玩了一段时间之后留下了评测——站在Steam的角度,不论目的为何,他们都算得上是规则范围内的“正常客户”。

买了游戏,玩了游戏,也给出了自己的意见,这些用户符合“正常玩家”该有的一切特征

为了探寻当下Steam“刷好评”市场的真实情况,我们伪装成了某位游戏发行商的工作人员,联系上了一位提供相关业务的负责人。通过一系列的咨询,我们了解到了他们最新的报价,以及一些具体的操作细节。

在我们问到现在Steam是否还能“刷好评”的时候,对方给了相当明确的、肯定的答复。而在关于“刷好评”行为是否会带来风险的问题上,对方则表示任何“刷分”行为都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只不过目前为止他们还没遇到过。而且,他们也能够通过进一步优化“刷好评账户”的账户轨迹,比如优化游戏时长、优化文案等方式,来规避其中的风险。

为了保护双方的隐私,以及避免一些不好的影响,我们隐去了聊天双方的个人信息

而当我们问到是否需要我们来提供“刷好评”的账号的时候,对方则表示相关的文案与账号他们都会提供,我们只需要把购买游戏所需要的花费付给他们就行。从这里可以看出,现在的“刷好评”业务提供方已经很明确地知道免费Key对他们来说是无用的,购买相关业务的客户必须把购买游戏的费用也提供给他们。

在沟通的过程中,对方提供了一份今年8月份刚刚更新过的报价单。通过这份报价单,我们能够看出,当下的“刷好评”业务已经相当完善,能够提供数种不同类型的服务以供客户选择,从心愿单添加到具体的“好评”发布都有涵盖,连评论的“欢乐”选项都能够定向选择。

根据他们这份报价单中对不同类型服务的细节描述,我们能够发现他们已经经营了一批十分“拟真”的“好评账号”,这批超过500个的账号中不仅有新老账号的混合,还有这相当细致的分类,评测的字数、评测的“真实度”、评测的时长等都有着相当严谨的分级,还提供了一定的“售后服务”。

夸张一点说,按照这份报价单中所提供的信息,以及我们与对方沟通中了解到的一些细节,在购买相关业务后,游戏方的确能够获得一大批足以比拟甚至超越真实玩家反馈的“诚恳评论”。即便真的与普通玩家的评论存在一定区分,但如果不是非常细致地去甄别,那么普通玩家可能很难从这些评论中看出什么“马脚”。

虽然这些具体细节,只能够说明我们所咨询的这一家业务提供方的情况,但其他类似的团队,既然能够在这个市场中存活下来,相信他们所提供的业务,也不会与此有本质上的差距。

而这些情况,都说明了当下的“刷好评”业务,基本都能够一定程度上绕过Steam的社区评论规则。他们提供的业务,的确位于Steam方面所禁止的范畴,但Steam方面,却很难从茫茫评论海中,精准地将他们找出来。

当然,后续Steam的运营人员能够通过人工干预的方式来把这些“特殊好评”逐一清理,甚至封禁相关的游戏。像《兵马俑》和《大多数》的评论区中,那些问题明显的“特殊好评”,如今已然留存不多。

但需要考虑到的是,即便一款游戏存在着相当多的“特殊好评”,也并不意味着就是这款游戏的开发商与发行商采取了违规操作。

虽然可能性不大,但给竞争对手“刷好评”或者“刷差评”的情况,仍然会出现。此前《鬼谷八荒》“创意工坊”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不满《鬼谷八荒》官方一系列行为的玩家们,为了将《鬼谷八荒》钉上历史的“耻辱柱”,与《三国杀》的“黑粉”们互相为对方游戏“刷好评”,以此争夺“Steam好评倒数第一”的年度闹剧,足以为说明现实的荒诞与无限可能。

我们还写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在后台搜索“互刷好评的《鬼谷八荒》和《三国杀》,谁才是真正的小丑?”

故而,如果Steam方面不能从规则层面杜绝这一现象,那么面对那些明显的“刷好评”现象,仍然需要比较慎重地甄别与惩罚,并不能采用“一杆子打死”这种粗暴的方式,否则可能会把事情推上更坏的局面。

所以,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游戏玩家们相当厌恶“刷好评”这种干扰玩家甄别游戏的“标准”的行为,也不满于这种行径对整个市场公平竞争环境的破坏,但在这种行为已经完全契合Steam社区规则的当下,我们已经很难有足够妥当的方式来根绝这一现象。

我们不知道未来Steam能否通过进一步的规则完善来克制“刷好评”行为,以目前“八仙过海”的情况来看,这种私底下的“盘外招”,仍然将存续相当一段时间。

只能说,希望玩家们以后能够慎重看待Steam商店中的那些好评,尽量从多方面考虑这款游戏是否适合自己。此外,积极举报那些明显有着异常的游戏,也能够提升Steam官方处理这些问题的效率。

很多年前,我在淘宝上给一个卖家打了个差评。我当时买了什么东西我已经记不清了,但那个商家的反应,却让我印象深刻。在我打下那个差评后,三天我就接到了不下十个电话,对方的语气从客气到不满再到愤怒,让我删除那个差评的“交易”,则从返利到退款再到送礼。

我删掉了那个差评,但什么都没要,只是为了让他以后别再烦我。从那之后,我意识到了我对一个商品的评价,在我的眼中与销售方的眼中,价值是不一样的。从此,无论我对一件商品评价如何,我都很少在其销售平台上进行评价。

对那位商家,我并没有什么情绪上的意见。我很能理解在淘宝那个大家都是“好评如潮”的平台上,一个刺眼的差评会给他们带来多大的影响。只是,每当我打开这些购物平台时,看着用户评价栏里“虚假的繁荣”,总会感到莫大的讽刺。

如果可以,我并不希望Steam会变成那个样子。相信你们也不希望。

© 版权声明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