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美国后,赫鲁晓夫大力推广玉米,为何却加重了苏联粮食危机

越努力越失败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从小到大,家长、老师都会告诉我们: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但是我明明很努力了,可为啥还一事无成呢?

今天我给你讲个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推广玉米的故事,告诉你怎么才能实现“等量交换”。

当时苏联国内,赫鲁晓夫人送外号“玉米晓夫”,就知道他推广玉米种植有多疯狂了吧。

他为什么要推广玉米呢?”这个绰号是褒义还是贬义呢?

前苏联,国土面积高达2240万平方公里,但却一直饱受粮食危机的困扰,甚至还爆发过“乌克兰大饥荒”这样导致数百万人饿死事件。

在这种背景之下,赫鲁晓夫将种玉米视为粮食危机的灵丹妙药。

而当时苏联玉米播种面积,只占全部谷物播种面积的3.3%。

那推广玉米,是他拍脑袋想出来的吗?

其实并不是,他一直强调学习国外农业的先进经验。一次去美国访问,他发现了美国农场高产的杂交玉米。美国当时玉米播种面积只占全部播种面积的1/3,但产量却能够占全部谷物产量的55%。

自己家也不差面积,再参照美国玉米这产量,势必会一举解决粮食危机的问题。

于是他力排众议,疯狂推广玉米种植,玉米面积从350万公顷扩大到3700万公顷,占到全部播种面积的17%。

全境范围内的玉米种植热,解决粮食危机了吗?

相反,苏联各地玉米欠收甚至绝收的消息,越来越多。玉米产量从巅的5653万吨降到了1547万吨。面积增加7倍,但产量降低了3倍。而由于玉米种植面积挤压其他农作物种植面积,粮食问题反而更严重。所以“玉米晓夫”这个绰号,是褒义还是贬义,你知道了吧。

那问题究竟出在哪了呢?

他很努力,但却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东西,就是玉米生长的自然环境,不尊重自然法则,注定难成功。

做人或者说做生意,也是如此,有代价却不见得是等量。方向对了是前提,方法也要跟上,才有可能实现“等量交换”。

© 版权声明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