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3年,阎锡山出生于山西五台县,其父阎书堂以经商为生。
1892年,阎锡山入私塾读书。
1897年,阎山辍学后在父亲的吉庆长钱铺学习经商,并参与放债收息及金融方面的投机。
1900年,阎锡山因投机惨败,负债累累,父子二人被迫逃往太原赌债。
1902年,在太原当店员的阎锡山考上了山西武备学堂。
1904年,阎锡山被清政府官费保送到日本留学。
1905年,受反清思想影响,阎锡山在日本加入了中国同盟会,并和孙中山制定了同盟会南响北应的战略决策。从此,阎锡山登上了政治舞台。
1909年,阎锡山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回国后担任山西新军教练官。期间,阎锡山和同盟会会员在山西秘密进行革命活动,并把山西新军的领导权基本掌握在了同盟会手中。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阎锡山和同盟会会员当即决定起义,起义军迅速攻入太原城内,并杀死山西巡抚陆钟琦,成立军政府,阎锡山被推举为山西都督。同年,阎锡山派兵开赴石家庄,以牵制清军南下来支援武昌,为辛亥革命夺取最后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1912年,阎锡山因支持袁世凯建都北京,反对孙中山建都南京,从而被袁世凯任命为山西都督。从此,阎锡山主管山西。
1913年,阎锡山宣布脱离孙中山的国民党,并听从袁世凯的命令,肆意打击山西的国民党成员。
1915年,袁世凯图谋称帝,阎锡山得知后,多次劝他称帝。在袁世凯称帝后,阎锡山被封为一等候。
1916年,袁世凯逝世后,段祺瑞成为北洋政府的掌权者,阎锡山又开始为段祺瑞马首是瞻。
1917年,段祺瑞让阎锡山兼任山西省长,从此山西的军政大权给予阎锡山一身。
1918年,阎锡山掌控山西后,主张保境安民,尽量不参与军阀混战,使山西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的局面,因此,山西 获得了模范省的称号。
1926年,山西经过数年的休养生息,阎锡山开始窥测形势,伺机而动。同年,蒋介石率国民革命军北伐北洋军阀。此时,双方都极力拉拢阎锡山,而阎锡山采取了坐山观虎斗的态度。1927年,阎锡山看到蒋介石击败北洋军阀的吴佩孚、孙传芳后,就任国民革命军北方总司令,开始拥护国民党。
1928年,阎锡山随蒋介石对奉系军阀张作霖展开全面进攻。此战,阎锡山的第三集团军攻入北京,接收天津,一举掌握了“晋冀察绥”四省的军政大权。从此,阎锡山与蒋介石、冯玉祥、李宗仁齐名,成为雄踞华北的军阀。
1930年,蒋介石为了确立个人独裁统治,以裁军建设为由,力图“编遣”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的军队,但遭到对方抵制,随即引发了“蒋冯阎李”战争。此战,蒋介石投入60万人,反蒋军投入80万人。但在战争关键时刻,坐山观虎斗的张学良通电拥蒋,派兵入关,致使反蒋军战败。 阎锡山也被迫宣布下野,逃往大连。
1931年918事变后,全国人民一致对外,抗日救亡的呼声日益高涨。蒋介石迫于无奈,不得不捐弃前嫌,与曾经的反对势力言归于好。于是,阎锡山东山再起,被蒋介石任命为太原绥靖公署主任,重新掌握山西的军政大权。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阎锡山被国民政府委任为第二战区司令长官。同年,日军占领平津后进军山西,阎锡山在忻口会战、太原会战失败后,离开太原,南撤至临汾。
1940年,阎锡山出于对抗战前途的渺茫,于是派人与日军代表接触,并于次年与日军签订了投敌的《汾阳协定》。
1942年,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国际形势大变,日本的失败只是时间问题,于是阎锡山自动忽略了与日军达成了汾阳协定。而蒋介石也担心阎锡山投降,于是增加了对他的支援,阎锡山得以周转在各方之间捞好处。
1945年抗战胜利后,阎锡山迅速从日军手里接收地盘,并改编伪军为“省防军”还留用“日俘”万余人作为他进行内战的资本。
1946年,蒋介石撕毁停战协定,全面发动内战,而阎锡山也紧跟其后,向山西各地的八路军展开进攻。
1948年,随着前线接连的战败,太原逐渐被包围,阎锡山准备了数百瓶氰化钾,誓与太原共存亡,以蛊惑手下心腹卖命。但在私底下,阎锡山却将大批金银运往上海。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后,阎锡山见大势已去,便乘飞机逃往南京。同年,人民解放军攻克太原,阎锡山妹妹阎惠卿等40余人自杀。自此,阎锡山在山西执掌38年的政权结束。同年底,阎锡山又飞往台湾。
1950年,阎锡山到达台湾后,蒋介石给了他两个虚职,从此,阎锡山退出政治舞台。
1960年,阎锡山在台北病逝,终年7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