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谈及创业,首先联想到的是:艰难、挑战、风险,对规模和效率的无止境追求。
而这一印象,正在很多年轻创业者身上发生改变:他们将创业与经营视作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自我价值实现的途径,一个应当享受的过程。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追求“小而美”型的创业:小部队作战,利润高,时间弹性也高。组织结构“小而美”,也往往意味着灵活,在未来商业生态中正显现出独特的优势。
萨希尔·拉文吉亚(Sahil Lavingia)就是一位极简创业者。
他15岁开始创业,上大学第一个学期,就作为创始团队的一员,成为了Pinterest(图片社交媒体巨头)的二号员工,而后放弃手上期权,开始了他的追逐独角兽之旅。
2012年,他创立了Gumroad。2015年,由于增长达不到预期,裁掉了75%的员工,只剩下5位核心员工。到2016年,公司只剩下萨希尔一人。
此时他开始重新思考企业规模、速度与利润,理顺、简化经营逻辑,提出极简创业经营理念,认为创业者和经营者应该关注“尽一切力量盈利”,而不是“不计一切成本扩张”,专注解决客户问题,把自己热爱的、世界需要的与能赚钱的和擅长的结合起来,创造持续盈利这一企业生存的必要条件。
最后在萨希尔的经营下,Gumroad“起死回生”,实现超线性增长,重新为投资界所青睐,但他却改变了思路,不再追求规模,而是专注于企业的持续增长能力。
他认为,现在的创业环境,能成为独角兽的只是少数,越来越多“小而美”型公司将在未来涌现。
本周的长江读书将分享萨希尔·拉文吉亚打造小规模“极简企业”的6条经验,希望能给当下的创业者指出一条低成本创业路。
《小而美:持续盈利的经营法则》
作 者:萨希尔·拉文吉亚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年:2023年2月
以下内容摘自《小而美:持续盈利的经营法则》,中信出版集团授权长江商学院转载,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学院观点。
– 法则1 –
追求盈利能力
创建极简主义企业并不是主张快速变富,而是坚信盈利能力才是企业成功的关键指标。能盈利意味着可以持续发展。
这并不是在水里不停地踩水,直到救生艇前来救命(很多创业者在筹划下一轮风险融资的时候就是这种心态),而是意味着制造自己的船。
由VC来决定谁才有机会尝试的时代快要过去了。如今,如何创建和发展企业的信息唾手可得,世界各地的创业者都能轻易找到,而且成本更低。这也意味着通过风险融资来创业的理由越来越少。
门罗风投(Menlo Ventures)的董事总经理兼合伙人马特·墨菲曾表示:在他们投资的初创企业中,几乎70%是不成功的,那些仍然坚挺的30%的初创企业,仅有少数能提供3~5倍于初始资本的回报。整个体系依赖的是不多于5%的企业,它们提供了10~100倍的投资回报,抵消了其他投资的亏损。
这表明,95%的初创企业哪怕拿到融资,也还是会失败。因此,极简主义创业者不会依赖于风险融资。从一开始你就需要心无旁骛,只关注盈利性以尽早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 法则2 –
从特定群体着手
对极简主义创业者来说,社群是成功的起点。这并不意味着你应该只是为了创业,就跑出去找一个社群加入。而是说大部分企业失败,都是因为创建时头脑里没有一个特定群体。
很多人可能已经是数个社群的成员,但还是很难有意识地将自己置于社群之中。如果读到这里,你在思考你已经在哪些社群里,那就问问自己下面这些问题:
如果我开口说话,谁会听?
我在线上和线下把时间都花在了哪里?跟哪些人在一起?
在哪些情况下,我展现的是最真实的自己?
我都和谁一起出去玩?即使我并不是真的很喜欢他们也值得,因为我们有着更重要的共同点。
请一定绞尽脑汁地去思考这几个问题。在最后形成的清单上,你会发现自己要服务的人群。
你如果已经创建了一家企业,可能会想跳过这个步骤,但我相信经常思考这几个问题,可以让你记得做这份事业的初衷,最重要的是,提醒自己在为谁做这件事。
成为社群的一员只是一个开始,当你开始为社群成员贡献价值时,真正的魔力才会产生。
如果你贡献了价值,你的曝光度将是没有贡献价值的用户的10倍,而且它会继续增长。一旦你开始贡献内容,人们就会开始记得你的名字。
当你精通到可以利用你了解的东西赚钱时,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只要你投入时间,你所在的社群就会颇具规模,这些社群成员最终会成为你的第一批潜在客户。
当然,仅仅任选一个社群是不够的,你还需要考虑自己的志趣。你可能加入了很多社群,但这并不意味着你想将人生大部分的时间用于解决它们的问题。
– 法则3 –
越少越好,克制带来创意
极简主义创业者必须紧紧围绕真正关键的事情,而不是试图一下子什么都学、什么都做,尤其是在创业之初。
如果你下定决心服务客户,你就可以去学你需要知道的那些东西,然后将剩下的部分外包出去。
最好的极简主义企业,很多都是从自由职业或者业余项目起步,然后才发展成具有长期发展潜力的可行企业的。
早期阶段的关键在于克制,克制带来创意,让你的产品只解决用户的一个问题。
每次想要再创造新东西的时候,问问自己四个问题:
我能利用一个周末的时间完成并交付吗?(大部分方案的初版都能够而且应该在两到三天内完成原型设计)
它能让我客户的生活改善一点吗?
有没有客户愿意为此付费给我?
我能快速得到反馈吗?
做的事越少越好还有一个原因:可以坦诚看待你的产品实际上多有用。
人们购买产品或者服务时,通常是在追求四种价值的获得:
1. 地理位置价值:让不容易得到的东西变得容易得到。
2. 形式价值:通过重新排列现有组成部分,让某物更有价值。
3. 时间价值:让慢的东西变快。
4. 所有权价值:移除中间商。
你的产品能让哪些价值更容易理解?更快得到?更便宜地买到?或者让他人更容易获得?
要找到你的产品,你可能要将你的资源与这4种经济价值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发现最能解决你试图为客户解决的那个问题的业务类型。
– 法则4 –
要收费,多少都行
销售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的过程。
极简创业者把销售作为与潜在客户逐一讨论他们产品的机会,谈论的同时也在教自己认识正在试图为客户解决的问题,从每一次跟客户交流失败的经历中吸取教训,比如你觉得你已经想清楚正确的定价层次了,而实际可能并非如此。
当然,定价本身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最开始,你可能想免费提供你的产品,或者以低于你时间成本或原材料成本的价格来收费。
不要这样!要生存下来,你需要赚到钱。而要做到这一点,唯一的方式是不仅要收费,还要收取让自己能活下去的费用。
你如果已经完成了产品化,就应该已经为你的第一批客户想清楚了初步的定价结构。而且定价就像生意的其他部分一样,都可以迭代。
你拥有的客户类型最后会影响你收费的方式以及金额,但是在开始阶段,在你创建你的解决方案时,记住你能够通过两种方式收费。
1. 以成本为基础(适用于本身有成本支出的东西——比如网络服务器、员工的工时)。
如果你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你可以加上一部分“利润”,比如成本的20%,然后照此收费。
例如,零售商通常批发拿货,在他们卖给消费者时,价格会翻倍(给他50%的利润率)。iTunes或者iStockPhoto(加拿大精品图库下载站)这样的市场通常使用这种方式。
2. 以价值为基础(适用于具有明显价值的产品)。这种收费不是因为产品的交付需要花钱,而是因为产品的内在对于客户有价值。
比如,网飞有一个多屏功能,他们不需要为此花钱(除了该功能最初上线的设计成本),但他们能以此按月收取费用。
我们的目标在于,最终按照分层服务向人们收费。在你的产品、服务或者软件有了被认可的价值和品牌之后,你就能够这么做。
将这些层级想象成不同类型的机票——不管是坐经济舱、商务舱还是头等舱,你都会到达目的地,但是不同级别的服务大不一样。
阶梯定价对于大多数软件企业来说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做法,而且它根据产品的功能一直在变化。
比如Circle.so,一个创作者社区平台,根据社区成员的数量以及可用的功能和集成情况,提供基础级、专业级以及企业级三种级别的服务。
即使你从很低的起点开始,逐渐做大,收取一些费用也很重要。免费与1美元之间是天壤之别——这就是“零价格效应”。
– 法则5 –
在社交媒体营销,营销最真实的自己
人们不会从陌生人一步到位变成客户,他们从陌生人开始到模糊地知道你的存在,到渐渐成为粉丝,再到成为客户,最后成为帮你宣传扩散的回头客。
所以,创业的一切都要从制造粉丝开始,粉丝会逐渐自我转化为客户。
1. 创建账号
一个是你个人的账号,一个是你企业的账号。创作者和企业老板身份不同,两者之间存在细微的差异,但是二者面对的根本问题相同:谁是你的受众?他们的生活目标是什么?你如何能帮助他们实现目标?
很多人认为他们有企业账号就足够了。不,并不是如此。人们不在乎你的企业和它的成功,他们在乎的是你以及你的拼搏。
2. 不要分享你午餐吃了什么
更新你的生活状态或者企业的近况是可以的,但这不会增加你的受众。
在社交媒体上(即使是在你的个人账户上)谈论一日三餐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你的目标是扩大影响力,为在网上找到你的陌生用户提供最大的价值。
3. 要真实
社交媒体是关于想法的,而不是关于人的。做你自己,但要专注于践行一套核心价值体系。你学到了什么?曾进行过怎样的对话?
你要做的是给予,而不是索取。记住:这里关键不是卖产品。
你的企业账号应该跟你的个人账号相似,因为两者都是你,而且都应该是关于想法的,这样你就能够持续不断地免费提供价值。
你不是在谈论一个新的客户案例或推出的新功能,这可能会让人觉得奇怪。你也可以偶尔这么做。
但事实是,你的受众不在乎。他们想要减肥、大笑,想要娱乐、变得更聪明、跟所爱的人共度时光,想要准点回家,想要睡足、吃好,想要开心幸福——帮他们实现这些愿望。
4. 在公众视野中创建
前面我们提到了社群的重要性。现在,是时候代表你的产品再走远一点了。
你不仅应该分享那些为了维持你与社群的联系而学到的东西,还应该在公众视野下创建你的品牌,并与你的客户分享这个过程。
你不必是一个天才,或者假装是天才,你只需要在至少一件事上领先你的受众一步。
5. 相信反馈循环
开始分享后,你很快就会发现哪些行得通、哪些行不通。社交媒体的魅力在于你能够从你的粉丝中获得即时回应(或者没有回应)。
随着受众越来越多,你会收集到更多数据,这样你每天都能回顾什么有效果、什么没有效果,并分析其原因。
“有效”对不同的产品意味着不同的东西,但是归根到底,你的努力应该可以量化、客观,而且应该在某种程度上为你的营收做出贡献。
– 法则6 –
有意识地主导企业而不是被企业主导
很多企业出现过这种情况:解决了问题,变得自满,数年来客户不断流失,所雇用的人也不再激情满满。
而成为一名极简主义创业者,不仅意味着你拥有一家你不会被其“绑架”的企业,也意味着你拥有一家自己想要持续经营的企业。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你无须疯狂地发展你的企业,但至少不要让它停滞不前。在这个过程中,要警惕两类自己造成的错误(或称“主动失误”):第一类与资金耗尽相关,第二类与精力耗尽相关。
1. 不要过度开支
商业中最重要的一个等式就是:利润=收益-成本。这看上去非常简单:赚的比花的多,你的企业就能够永远屹立不倒;赚的比花的少,你就终会失败。
但你会诧异地发现,创始人经常忽略利润率(也就是持续发展的能力),而专注于产品开发、增长、招聘以及其他种种事情,直到资金耗尽。
他们指望着投资人在情况恶化的时候“嗖”的一下飞过来拯救他们。但如果你是靠一己之力创建企业,你必须关注自己的资产负债表,因为没有人会来将你从错误中拯救出来。
如果你现在已经赚了钱,你应该能够通过只关注等式中唯一留待讨论的部分来保持盈利的状态:成本。减少成本,你要按照下面几点来做:
1. 给自己开工资,能少则少,至少最开始是这样:不要想着拿分红,而要给自己一份年薪,哪怕只有1美元,然后在你能够承担得起的情况下逐渐增加。
这会促使你亲力亲为,让自己能够专注于重要的问题——帮助客户解决他们的问题。
2. 雇用软件,而不是人力
3. 别使用办公室,除非你真的需要
4. 把一切都外包出去:在聘用你的第一个全职员工之前,先用一个自由职业者,雇用打算创业或者其他可能成为极简主义创业者的人
如果你能使用这些技巧,让你的成本低于收入,那么你的生意就不会倒。更好的是,你将有值得保持下去的东西:一个服务于客户的能赚钱、可持续、发展中的企业。
2. 建立盈利自信
盈利能力对于企业而言是最重要的指标,是一种超能力。
像依赖风险投资获取资金,那就是在依靠外部力量来获取成功。当他们拔掉电源,你就断电了。你的备用发电机会维持一段时间,然后也会耗完。
而盈利能力能够让你脱离电网,在无限的跑道上有意识地发展企业。
那么建立盈利自信就意味着,你知道不管做什么,你的企业都能够活下去。因为你是依靠自己的动力在跑,你的跑道可以让你无限跑下去。
你可以慢慢来,考虑周全之后再做决定,按照自己而不是别人的节奏朝着正确的目标前进。就像海豹突击队说的:“慢就是顺利,顺利就是快。”
3. 与联合创始人充分交流
联合创始人之间的斗争,是让你损耗热情并失去动力最快的几种情况之一。
保罗·格雷厄姆认为,创始人有分歧常见,这种情况中,20%会恶化升级,直至一位创始人离开。
因此,在与人长期合伙创业之前,请考虑以下几点:
1. 不要与他人建立关系,除非你真的信任他们
2. 一定要引进分期发放期权的机制
3. 确保你们的价值观一致,对想要创建的东西以及创建的方式有统一的想法
4. 不要忽略可能有人会离开的可能性
5. 尽可能地“丑话说在前面”。
还有一些值得向潜在合伙人提出的问题:
1. 开心的合伙关系是怎样的?
2. 这份生意如果成功过会是什么样子?
3. 退出合作会是什么样子?
4. 我们想要以多快的速度发展?
5. 我们为什么要一起创业?
反复进行这些艰难的对话,思考有哪些可以重新评估这些目标的具体方式,防止分歧悄无声息地恶化,不管你们计划走哪些路,确保达成共识。
– 结语 –
做大不等于做强
极简型创业思路其实只是想告诉我们一件事:做大不等于做强。“大”,代表着员工多、场地大、业务规模大,而“强”的意思是能持续稳健经营,利润高。
一旦做大,办公场地、人员工资、管理协调等成本飞快上升,利润反而可能下降,碰到市场不好的情况,反而会大而不强。小部队作战,利润高,时间弹性也高。组织结构“小而美”,可能是未来商业社会的一个大趋势。
文中图片来自图虫创意,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