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就是力量?不,知识就是权力

在说今天的分享之前,先介绍一个人,弗朗西斯·培根。

就是那个称为哲学家、文学家、近代归纳法创始人的培根。

他角色中有两个重点需要单拎出来:

1,他出生于官宦世家,父亲是伊丽莎白女王的掌玺大臣,母亲是小有名气的贵族才女。

2,他十二岁就入读剑桥大学,打小就拥有出入宫廷的机会,所以才华出众的他,年纪轻轻就受到女王的青睐,并立志以后要当官。

从上面的简短介绍来看,培根首先是就是根正苗红的官二代,而且自己也争气,早早崭露头角。

再结合他家庭距离权力中心近,耳濡目染之下,自然就对那一套统治的手法了然于胸。

用我们现在肤浅的话说,他是资深圈内人,对于圈里的潜规则和明规则无不清楚。

就在这样背景下长大的培根,说了一句至今仍然奉为圭臬的名言:

知识就是力量!”

知道的知识多,对这个世界更加了解,也就不会犯错,不会违反规律性的东西。

正所谓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说的就是通过掌握知识,让一个人从困境中生存下来,并生活得更好。

这方面倒是可以参考求生大佬出境《荒野求生》的贝尔·格里尔斯,他之所以能在沙漠,能在雨林生存下来并找到救援队。

靠得就是自己脑中的知识,哪些树果能吃,哪些不能,哪些小虫子能吃,要怎么吃,怎样制作工具,怎样……

但是,培根说这话的时候是用英文。

原话应该是:“Knowledge is power.

Knowledge 翻译中文为“知识”

is 翻译为 “是”

power的翻译可以是“知识”,也可以是“权力。”

这就是我今天要分享的观点:“知识就是权力!”

无独有偶,二十世纪法国最负盛名的思想家福柯也提出了一个观点:

知识总是和权力有所关联,知识产生权力。

到了这里,所有的观点都不过是外国人的说法,我们国内有类似的吗?

有!

如图,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奠基人之一——费孝通先生。

(深入基层考验,写下深刻反应乡村风貌《乡土中国》的作者)

他的观点是:

“在现代社会里知识即是权力。”

请允许我这样断章取义地引用他们的话,因为在生活中,这些东西是既知的规矩,但却又是学校里不曾教的。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工厂里,一个会调试所有机器的老师傅,他就能对新人颐指气使,甚至是老同事也如此,有些过分点的,老板也要让他三分,送烟递酒。

无他,唯其能也。

这个能,就是他脑中的知识,就是他凌驾于其他人之上的凭借。

再举个例子,两个基础盘一样的人。

一个知道管理知识,知道责权利三原则的人,和一个不谙世事的人去做管理,前者一定是后者的领导,前者也一定能比后者升职快。

这是两个很肤浅的例子,方便大家体会,至于生活中的其他,不胜枚举。

其实这个话题到这里就不能继续说下去了,虽然不出格,但是毕竟也涉及到了敏感的地方。

最后要引入的感官就一个,我们的如今,所学非所用,所用非所学。

我们花了大量时间,精力,金钱去堆积出来的学历本子,只要没有打破平庸的界限(博士),那就只能在循环里互相折磨着。

再对比一下那些掌握资源的人,他们的人才培养方式,和小镇做题家,不说截然不同,但其核心一定差之千里!

这个人,温铁军,因为其老说大实话,所以很得罪人,曾拜读过他的《解构现代化》,书中的见解打破了我很多年的成见,也让我更加对当下的我们感到悲哀。

内卷的现状,根源在于脱离实际的象牙塔知识灌输,表象在于能力平庸与同质化严重。

要先解决现状的困局,求人不如求己,求己方才能有真实的机会。

回到一开始我提到的培根,为什么身处权力中心的他会说出知识就是权力?

因为他太清楚了,知识的垄断,足够形成了安稳的护城河,成为坚固的城墙。

诸君对比古代,为何达官贵人多出地主?因为只有地主养得起读书人,请得起先生,给得起纳贡的钱!

我们的现在,改变困局的机会就在于温铁军先生最近的一期演讲中:

“改变知识结构!”

保证生存的同时高效运用互联网的信息搜索,给自己一个重新学习的机会,形成新的凭借,修建自己能力的护城河。

就在不远的未来,有一场风云际会等着我们,机会永远不缺,缺的只是能力。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老师傅。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

© 版权声明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