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唱腔中板眼的意思是什么?为什么没有一板二眼?

先说一下“一板二眼”是现在错误地把一板一眼对应2/4拍,一板三眼对应4/4后产出的怪胎。板眼是速度标识不是节奏标识。流水板为原速的话,一板一眼是两倍慢速,一板三眼是四倍慢速,一板三眼加赠板是八倍慢速。实践中这种用二倍比标识速度的方法完全够用,没必要再引入一套三倍扩展的一板二眼。而至于3/4拍的节奏型,传统音乐中不会整曲使用,但是局部出现并不少见,和有没有一板二眼这种怪胎无关。下面详细解释一下板眼的本意,最后会讨论一下3/4拍这种节奏型在传统乐理中怎样表达。

传统音乐中的“板”是对齐乐队的一种乐器。板的乐理意义来自于这个乐器的作用。古代的板长这样:

戏曲乐队里的板被简化了一些,由司鼓兼奏:

传统音乐中“一板”就是击板一次的意思。板响一下,整个乐队都知道曲子往前走了一板的长度。板是乐曲进程的标记,但和西方音乐的小节(bar)不完全等同。小节一般要有固定的时长和节奏型,板不需要。板位只是提示大家乐曲演奏到哪了而已。

板眼源于我国悠久的变奏传统。汉唐大曲一曲几十遍不稀奇。宋词的上下两阕相当于两遍变奏,还有一些三叠(三遍变奏)的词。后世曲牌体戏曲的前腔、幺篇就是再来一遍变奏的意思。板腔体戏曲的“板”就是变奏速度,“腔”就是被变奏的主旋律。传统音乐的主要创作形式就是曲牌变奏,而不是西方意义下的作曲。所以像《凉州》这样的曲子可以从唐代一直被玩到现在。这种上千年历史的曲子在中国音乐中并不罕见,但几乎不见于其它文明。

传统变奏中,曲速是很重要的变奏元素。当一首曲子被变慢很多倍来演奏的时候,板之间的时间很长,会加入很多变化音。这时候就需要在原曲的两板之间再加入一些对齐点保证乐队同步。但是板位对应了原曲的结构,变速时增加板位会让乐队混乱。所以就引入了“眼”这个概念——眼的字面意思就是两板之间的“窟窿眼儿”。“眼”在对齐乐队的功能上和“板”一样,但是一般会通过领奏乐器或者其它打击乐器给出,不击板。这样不管怎样变速,乐手们都可以简单地通过数板来确定乐曲进程。譬如一个乐句有八板,大家只要记得数八板之后落结束音就出不了大乱子。

击板动作是一开一合。演奏乐器时手指是一起一落。所以需要加入对齐点时把一板对称分为两份最自然——这就是一板一眼。如果乐曲再慢,那就把一板一眼的每个对齐点再分成两份,这就是一板三眼。再慢就一板七眼——不过七个眼有点多,乐手们容易数混淆,所以会在第四眼时给一个“赠板”,变成一正一赠两个一板三眼的形式。乐曲变速两倍左右是不需要改变化板式的。所以从有板无眼(流水板)到一板七眼(一板三眼加赠板)可以实现十六倍变速。这个变速范围大多数音乐都够用了。一般节拍器也就是20bpm到240bpm十二倍的变化。问题中的“一板二眼”并不存在。一则因为正常乐器演奏中手起手落自然是二分的,乐队中没有什么方便参考的动作把时间分三份。再则因为用二的倍数已经可以完全覆盖所有速度范围了,引入三倍就会带来六倍速、九倍速等等,让速度标识无端复杂。

现在讲乐理很喜欢把一板一眼讲成西方音乐里二拍子,一板三眼讲成四拍子。此说流毒甚远,于是就衍生出了“一板二眼”对应三拍子的说法。这种说法有悖于传统乐理。西方音乐里四拍子和二拍子是节奏型。两种拍子的曲子可以速度差不多,但是重音分布会不同。传统音乐里,一板一眼和一板三眼是速度,和重音分布无关,但是一板三眼通常要比一板一眼慢一倍左右。

传统乐理中表达三拍子这种节奏型会有两种可能的处理方式:

一板(或一眼)分三拍。比如下面这个锣鼓经:

2. 旋律上三板一循环。比如常见版本的古琴曲“酒狂”就被处理成了三拍子。早期古谱无板眼,默认一个谱字对应一板。

传统音乐的节奏很自由,一首曲子中有几个乐句或者一句中有几板出现三拍子的节奏型很正常。但是没有西方音乐中整首曲子都用三拍子并且伴随一个规律的“强弱弱”节奏型的做法。如果按传统音乐的逻辑来记录这种节奏型应该会叫圆舞曲流水、圆舞曲一眼、圆舞曲三眼吧。

以上说的都是经典的“死板”情况。清末以来,戏曲的变奏越来越自由,板位也灵活起来。比如戏曲中二六板、二八板等叫法本来指上下两句每句六板、八板的意思,如今已经不一定是六板或八板了,但是结构上一般还能听出来是原来哪一板被拖长或缩短了。但是不管怎么变化,一板之内的眼数不变。譬如一板一眼的曲子需要拖长音可以增加一整板——也就是一板和一眼,不能单多出一个板或者一个眼。此外,由于每种板式是一个速度范围。快原板(一板一眼)可能比慢流水(有板无眼)要快。但即便是同样的速度,流水板也会给人更紧凑的感觉,因为流水不会在板位之间多加装饰音,但是一板一眼会在眼位加花。

板眼可以结合传统乐谱来理解。下面这个回答简单概述了传统音乐的记谱原理:

© 版权声明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