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小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俗语说,“瑞雪兆丰年”,中国人一向是很看重“雪”的,比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得是初雪来临时的惊喜,又如“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写得是春雪的轻灵可爱。即使是“独钓寒江雪”也有着水墨一般的意境与禅意……

而小雪节气在老百姓的生活里又充满烟火气——小雪之后,气温急剧下降,天气变得干燥,正是加工腊肉、香肠的好时候,南方则开始晒鱼干、萝卜干,这些美食,等到春节举家团聚时,正好可以享用。

尽管此时,冬天已经接管了大地,但是因为有着团圆的期待,小雪时节,总让人联想起丰收的喜悦,和团聚的温暖。

小雪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冷、降水量渐增。《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又《孝经纬》说:“(立冬)后十五日,斗指亥,为小雪。天地积阴,温则为雨,寒则为雪。时言小者,寒未深而雪未大也。”

一候:虹藏不见

汉代高诱《吕氏春秋注》:虹,阴阳交气也。(孟冬)是月,阴壮,故藏不见。汉代郑玄《礼记注》:阴阳气交而为虹。此时阴阳极乎辨,故虹状。在古人看来,虹是阴气和阳气交锋的产物。可是到了小雪节气,阳气已经没有与阴气争锋的能力了,所以我们也就看不到彩虹了。古人因此把虹藏不见当做一种标志,标志着阴气开始强盛到了没有对手的程度。

二候:天腾地降

“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也被简称为“天腾地降”。《释名》曰:“冬曰上天,其气上腾,与地绝也。”冬季是天气上腾,与地相绝。在古人的观念当中,天地之间有两组“气”,一组是天气和地气;一组是阳气和阴气。小雪时节,从天上来的天之气上升,从地下来的地之气下降。这相当于两者渐行渐远,它们之间也没有了冷暖、干湿的交汇、交融。

三候:闭塞成冬

什么是闭塞成冬呢?不是指人宅在家里,躲起来“猫冬”;而是指阳气藏在地下闭关,阴气浮在地上游荡,两者相互沟通的渠道被堵死了。立冬时是水始冻、地始冻,是刚刚开始冻。随后的关键字则是:封。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小雪封田,大雪封船。大地完全处于封冻状态,于是“闭塞成冬”。

冬腊风腌,蓄以御冬

民间有“冬腊风腌,蓄以御冬”的习俗。小雪后气温急剧下降,天气变得干燥,是加工腊肉的好时候。小雪节气后,一些农家开始动手做香肠、腊肉,把多余的肉类用传统方法储备起来,等到春节时享受美食。南京一些地方也有小雪腌咸菜的传统。

这个习俗古已有之。清人著作《真州竹枝词引》中记载:“小雪后,人家腌菜,曰‘寒菜’……蓄以御冬。”

十月朝,糍粑禄禄烧

在南方某些地方,还有农历十月吃糍粑的习俗。糍粑是用糯米蒸熟捣烂后所制成的一种食品,是中国南方一些地区流行的美食。古时,糍粑是南方地区传统的节日祭品,最早是农民用来祭牛神的供品。有俗语“十月朝,糍粑禄禄烧”,就是指的祭祀事件。

刨汤肉,美味迎新年

“小雪杀猪,大雪宰羊。”包头农村的风俗习惯是,每到小雪、大雪两个节气,村民们便开始杀猪宰羊准备年货。无论哪家宰畜,邻居、亲朋都要过来帮忙。杀了猪,东家要用腌酸菜、卤豆腐、宽粉条、沙土豆做一锅猪烩菜,再配上米饭、小菜,略备薄酒,邀请四邻聚餐,寓意团结、和睦、万事兴旺。

小雪阶段比入冬阶段气温低,冷空气使我国北方大部地区气温逐步达到0℃以下。到了小雪节气,意味着我国华北地区将出现降雪。

黄河中下游平均初雪期基本与小雪节令一致。虽然开始下雪,一般雪量较小,并且夜冻昼化。如果冷空气势力较强,暖湿气流又比较活跃的话,也有可能下大雪;南方地区北部开始进入冬季。“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已呈初冬景象。

不过上海却要在将近20度的气温当中迎来小雪节气。今年的11月冷空气消极怠工,要比常年偏暖;暖湿气流异军突起,阴阴雨雨登场的机会明显多了不少。今日依然是阴有阵雨的天气,局部中到大雨。下午转阴到多云有短时小雨,中午以前吹东南风,下午转西北风,风力都是3-4级,相对湿度在95%-75%,全天气温16-19度。

来源: 上海新闻广播

© 版权声明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