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百度了一下,不查不知道,原来「感同身受」这个词最初的意思不是我想的那样。
「感同身受」原是表达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受到对方的恩惠一样,多用来代替别人表示谢意。现多指虽未亲身经历,但感受就同亲身经历过一样。——摘自百度汉语。
现在很多词会被误用,当然被用得多,大家都不放在心上。
“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隔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对面是弄孩子。楼上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而已集·小杂感》1927年,鲁迅鲁迅这句话常被人提起,「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每个人都是独立个体,由于每个人经历、学识、所处环境都不会完全相同,百分之百的感同身受显然不存在。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如果过分地去追求绝对纯粹的、百分之百的感同身受,既无可能,也无必要。
怎么办?
对同一件事情做不到感同身受,可以把有着相同感受的不同事情放在一起
2、
拿「痛苦」举个小例子。
假如我们把心里的痛苦分为1-10级
一个爱玩具的5岁小孩甲,他非常喜欢的玩具被人弄坏,他很心痛,痛苦等级为5
一个爱漫画的5岁小孩乙,他有一个和甲同样的玩具,但他不爱玩,被别人弄坏,这个乙时候痛苦等级为1;他有一本非常喜爱的漫画书被弄坏,这时痛苦等级为5
单就「玩具」来讲,甲喜欢、乙不喜欢,玩具损坏后,乙不可能对甲「感同身受」。因人而异嘛,乙对玩具的感情没有甲那么深。
那对于「玩具损坏」这件事,有没有办法让乙对甲感同身受呢?
可以看到,把乙痛苦等级为5的「被弄坏漫画书」,拿来对支应甲痛苦等级为5的「被弄坏玩具」,就可以让乙对甲感同身受。
这叫做「共情」。
不同事情放在一起引起共情,这种共情能力小孩子不太会有
只有在成长过程中,不断结合自己的经历、教育、环境,以及所见所闻所读所观,共情能力才不断地得到强化。
那么即使一个人心怀最大的善意,看过很多故事,接触过很多专业的心理知识,就能做到很好的共情吗?
3、
还需要一个重要的东西——沟通。
没有沟通,共情就会陷入「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怪圈中
生活中常常可以听到如下对话:
A:「啊我的口红找不到了,快帮我找找」
B:「没多大事,再买个」(可见此时B不在意,丢口红这件事对B来说痛苦等级仅为1,没有办法共情A)
A:「你不懂,那是我爸爸送我的生日礼物」(可能此处A对这个礼物的心痛等级为5)
B:「找不到也没办法呀,我生日礼物早就找不到了」(由此可见B对生日礼物可能不太看重,心痛等级仅为1)这是一个失败的沟通,此时B就应该多注意A的感受,在A说口红是生日礼物时,就应感觉到不能用痛苦等级为1的事情来感同身受。
这只是一个简短的例子,这样如果想要让B对A感同身受,B可以在接下来沟通中不断地调整,去共情A。
同时要特别注意
只谈感受,别讲道理。
如果呈口舌之快,只想赢得对方,那样会陷入零和博弈,就算赢了道理,也会输了感情。
4、
理想状态下,用痛苦等级相同的事去共情对方,能做到刚好感同身受,固然好。
但沟通在传达和接收过程中必定存在着「信息丢失」,表达者不可能把所思所想百分百地传达,接收者也不可能百分百地接收。
怎么办?
前面说过,如果追求绝对纯粹的、百分之百的感同身受,既无可能,也无必要。
我们可以把感同身受作为追求的目标,心向往之。
尽量通过沟通、共情来和对方心里所想接近。
比如对方痛苦等级为5,你拿出痛苦等级为4或6的事情去共情,就可以差不多感同身受。
通过接触了解,越熟悉的人之间,这种差距会越来越小。
只要不出现对方很心痛,你却不以为意的情况就行。
对牛弹琴,那就真的没法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