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效应》影评

昨天和朋友一起看了电影《蝴蝶效应》,电影在开头含有一定的惊悚成分,有点莫名其妙的一惊一乍,但随着剧情的发展,所有的突然似乎得到了解释。

片头七岁的埃文突然拿起刀

七岁的埃文做的画

主角埃文和他的父亲、爷爷一样,有着一种常人无法理解的能力,他们能凭借过去的影像或记录回到过去,重新作出选择,以改变命运轨迹。而这种能力所导致的常人眼中的胡言乱语或自说自话,则往往将他们带到精神病院一类的地方去。这似乎和国内一本很畅销的《天才在左,疯子在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抛开对电影情节的讨论,这部电影想反映的究竟是我们怎样的需求?又或者它是想做出一个假设: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能力,我们又会怎么选择?

他发现自己的超能力

不同的人自然会有不同的答案,但从这部电影看出的答案可能也算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吧。埃文通过回到在他母亲即将分娩的时候,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因为他发现他永远无法得到一个十全十美的结局,总有人会在他的选择中痛苦。

这可能也是为什么当埃文回到去精神病院见他父亲时,他父亲选择亲手将其扼杀的原因吧,虽然失败了。但从他的行为我们不难看出:他已经意识到选择的不确定性及生命的不完美的必然。电影名为蝴蝶效应也就是因为这个道理吧。

“蝴蝶效应是混沌学理论中的一个概念。它是指对初始条件敏感性的一种依赖现象:输入端微小的差别会迅速放大到输出端。”而这其中的变化过程,我们常人终其一生可能都无法理解,更别说推导了。

因此,这部电影是想劝告那些常常纠结于过去,渴望回到过去去改变的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想吃后悔药的人”。它希望通过电影埃文的悲剧告诉观众:即使我们能回到过去并改变它,“现在”也不一定会比你的现状好上多少。

所以我们没有必要总为过去的事情而烦恼甚至钻入牛角尖,过去已成定然,能改变的就只有现在。所以与其纠结于过去,不如多想想怎么改变现在。

而其中埃文最后自杀的剧情可能会让更多的人迷惑,既然他已经意识到过去无法按照自己的心意而改变,那么就知足于现状不就行了,又何必自杀呢?

其实这是电影深藏的另一个立意:它希望告诉我们,这种偏执的想象本身就是一种毒品,一旦你做出一种对过去的假设,你就会不可避免的做出第二次,第三次,以及第无数次假设,这种种假设会让你彻底迷失在对过去和可能的现在的无限想象之中而毫无察觉。直至你的人生随着想象逐渐一同幻灭,你才意识到你只剩下一条路了。

随着时间的荒废及意志的消沉,你对前方的道路失去兴趣,你活得越来越像行尸走肉。你觉得即使你如今如此不堪,但你“精神富足“,你满足在改变过去的超能力中洋洋自得,却忽略了真实的世界。

就像如今很多沉迷于玩游戏,看网络小说,刷*音,逛*宝……的人一般,他们自觉享受,满足于别人为我们精心制造的快感陷阱中,即使意识到了,也无法摆脱了。

© 版权声明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