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高铁实行浮动票价,有点想说的

作为一名生活在“帝都”的打工仔,要问我去“魔都”出差会选择什么方式?我的首选一定是高铁。除了家离火车站更近之外,高铁相对飞机来说免去了繁琐的安检流程,准点率更高,价格也更有优势。

从2011年投入运营以来,京沪高铁累计运送旅客已经超过了11亿人次。随着复兴号动车组的投入运营,京沪之间通行时间压缩到了4个半小时,往返京沪乘坐高铁成为很多人的出行首选。

不过,近日京沪高铁发布消息称:自2020年12月23日起,京沪高铁运行时速300至350公里动车组将根据客流状况、季节、席位等实行灵活定价机制。二等座由558元调整为最低498元,最高598元浮动票价。商务座由1748元,调整为1748-1998元浮动票价。一等座票价不变,仍为939元。此消息一出,引起了大家广泛关注。

前期投入大,运营成本高,高铁的日子不好过

据了解,京沪高铁全长1318公里,总投资超过了2200亿元,相当于每公里1.6亿。另外,高铁耗电量惊人,以350公里/小时匀速行驶为例,每小时耗电高达9600度。如此高昂的前期投入以及运营成本,怎样快速收回成本实现盈利一直是铁路公司大难题。铁路相关负责人就曾表示,东南沿海地区高铁平均载客率已经达到80%以上,但部分铁路运输仍处于亏损状态。

受疫情影响,作为第一支登录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京沪高铁,2020年前三季度收入171.92亿元,同比下降34.87%。而净利润只有18.4亿元,同比更是下降了79.33%。

无独有偶,作为京沪高铁的大股东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利润亏损更是达到了787亿元。可以说不管是京沪高铁,还是铁路总公司的经营压力都是巨大的。

遵循市场规律,调价或是大势所趋

其实,高铁调价并不是“一时兴起”。早在2016年,国家发改委在下发的《关于改革完善高铁动车组旅客票价政策的通知》中已指出,对中央管理企业全资及控股铁路设计时速200公里以上动车组列车一、二等票价,交由铁路运输企业根据法律自主制定。

同时,今年公布实施的《中央定价目录》中也规定,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定价范围不包括动车组列车及社会资本投资控股新建铁路客运专线。以上法律条文简单来说就是,铁路公司可以根据市场规律决定票价涨跌。

我们也都知道,作为三大运输方式的航空运输和公路运输早已投入市场化,实行价格浮动政策。以北京至上海的航班为例,高峰时期热点航班的经济舱售价最高可达1500元以上,而同一天的最低票价甚至不到300元。如此大的差价不仅为航空公司分流了旅客压力,还给消费者们更多选择空间。依此来看,高铁票价遵循市场规律实行浮动机制或是大势所趋。

涨价不怕,但要涨得物有所值

对于此次涨价,有很多人认为铁路公司就是拿捏旅客适应了高铁便捷、高效、安全的心理。选择调价只会损害乘客个人利益。

的确,作为全国铁路最为繁忙的线路,京沪高铁有着淡季不淡旺季很旺的现状。而此次票价调整,虽然打着浮动旗号,但更多带来的是涨价的现状。理性来看,没有任何人希望涨价,但涨价已是板上钉钉的事,作为消费者我们只能希望涨得物有所值。

例如,铁路公司何时公布涨价与降价所涉及的车次、时间段等具体实施方案,让百姓出行之前做到心中有数。其次,京沪高铁最快的车次已经将时间压缩到了4个半小时,但这样超高速列车还是相对较少,大多还是6个多小时的“慢车”,能否通过调价增加超高速列车班次。

除此之外,对于经常往返京沪之间的旅客,铁路公司能否根据情况推出月卡或季卡等套餐模式,进一步拓宽市场化道路。并且推出更美味的列车餐食、可选择性舒适的“静音车厢”等提升乘坐舒适度和更加人性化的服务。

不要让电子发票的初衷“本末倒置”

说了这么多,笔者只是希望通过此次票价调整,高铁能够再一次提升服务水平,更加方便大家出行。而说到这,就不得不提正在推广的电子车票报销制度了。

和传统纸质发票相比,电子发票更便利、更环保、更安全,各行各业都在逐步推进电子化发票改革。火车票也不理例外,现在我们乘车不需要报销的话直接刷身份证就能进站乘车了。按理说这将大大便捷大家出行,但对于需要车票进行报销的人来说,电子火车票实则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对此笔者深有体会,原来只需要打印一张火车票回去就能报销,可现在必须要到自助打印机上同时打印“报销凭证”和“购票信息清单”,每次去火车站自助打印机前都有很多人在排队打印,比原来多花费数倍时间。

虽然经过后期调整,乘客信息集成到了报销凭证上,报销不再需要打印两份。但还是需要排队打印,和之前的纸质车票报销没有任何区别。

不仅是火车票,电子发票推广到现在也没有实现“无纸化”。很多地方虽然支持开具电子发票,但是回来报销财务依然只认纸质发票,因此还得将电子发票打印出来。对此,很多人费解电子发票的意义何在?如此麻烦完全就是“本末倒置”!最后,笔者也希望电子发票能真正做到无纸化,让报销不在困扰每个辛苦奔波的“奋斗者”。

© 版权声明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