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你的观书读后感和影评吧!?

●高考作文之实用文体基本格式及范文欣赏 七、观后感\读后感

十斗作文高考作文“金手指”!

七、观后感\读后感

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电影、电视剧或一台盛会或一个活动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所谓“感”,可以是领悟出来的道理或思想,可以是受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观看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观看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观后感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观看后的基础上生发感想。

◎注意:读后感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一个人物故事,一段视频,或几句名言后,把具体的体会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读后感与观后感的模式及写作规范基本相同,写作时,要把写观后感中出现的“观”改成“读”即可。

【基本模式】

第一部分:由“观”而引出“感”(事件+情感+总体感受)。

第二部分:简要概括所看主要内容,再谈具体谈感受。

第三部分:密切联系现实,把感受落实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

第四部分:总结点题,进一步抒发理想或希望与祝愿,升华情感及主题。

【写作规范】

1.标题,可以用《×××观后感》或《观×××有感》,也可以拟定主、副两个标题,主标题表明观点,副标题表明感从何来。如:

平凡造就不平凡

——观电影《我和我的祖国

》有感

2.要将重点放在“感”字上。不少人往往将“观”的内容写得很长,而发表“感”的文字却很少。

3.感”是重点,不等于离开“观”。有的人只是在开头提一下“观看了……后,大有启发”等字样,

以后就脱离了所观看的内容。要用简单几句话概括所看内容,做到既完整又简练;要让“观”和“感”相吻合,使“感”发于“观”、“观”服务于“感”。同时切忌面面俱到,必须选好角度,把重点放在一个侧面上,这叫“小切口,深挖掘”。

4.要联系实际而“感”。要联系实际,既指自我实际,即列举一些自己亲身经历、耳闻目睹的人或

事使自己的感受有血有肉;又指他人实际,社会实际等。要深入发挥,发表评论,抒写感受,把自己的“感”从正反两方面写深、写透,尤其要突出时代精神

,要有较强的时代感。

5.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可以采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方式,可以多用夹叙夹议的方式。

【佳作欣赏】

◎2019年全国Ⅱ卷高考语文满分作文

(2019年4月30日,收看“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后的观后感。)

忆五四峥嵘岁月,请长缨不负青春

——观“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有感

庄严肃穆的会场,铿锵有力的字句,一下子将时光压缩了一百年,让距离腾挪了几万里。五四,一个属于新中国的词汇,一个属于中国青年的标识,正在一下重似一下地撞击着,那个埋头书桌的我,和我的灵魂。

那声音让我想起的历史,浮雕般一一涌现。

鸦片战争、甲午战争

、《新青年》、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师夷、体用、洋务、实业、德先生和赛先生;陈独秀、胡适、鲁迅、钱玄同……于是,最黑暗处迸出了天光,沉疴累累的老大天朝艰辛地诞下了朝气昂扬的少年中国。

“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永远像青年一样的斗士鲁迅,毫不留情地解剖到我们皮肤的底层;“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于熟睡中惊起继而创办《新青年》的钱玄同如此呐喊……

五四最大的意义,我想便是打破了我们的“一直都如此”,是基于愚昧落后的怒吼,是面对满目疮痍的奔走,是青年的胆气和担当。

十年饮冰,难凉热血;百年回首,自请长缨。

于是两弹一星功勋程开甲,放弃优厚的国外待遇,学成归国,献身于我国的核武器研究;于是26岁便登上开山岛

一守就是32年的王继才,在风浪拍岸中坚守着他的赤子情怀;于是那个从繁华的城市走进大山深处的徐本禹,用刚刚毕业的稚嫩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责任和担当;于是在殿堂和田垄之间选择了泥泞的秦玥飞,背负着自己的青春,离开耶鲁,在荆棘和贫瘠中俯首躬耕拓荒守梦……

于是也想起了不久前刚开始的,那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美贸易战!记得曾有人说,美国如果真要打击中国,不用长枪大炮,一个小小的芯片就能搞定。一百年前的坚船利炮,一百年后的核心技术,此刻正值青春的我们,又该做何想?是“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的浑浑噩噩得过且过?是做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追求权位与高薪?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是我还小?

亚里士多德曾说,时间碾碎万物,一切都因时间的力量而衰老,在时间的流逝中被遗忘。一百年了,先驱已逝,但五四精神呢?胆气与担当呢?

雪崩的时候,每一片雪花都有责任。书桌前的我,抬起头,那不远的远方清晰可见,那巨人的言语久久回荡:无限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点评:1.首句叙述,引出话题。考生根据大会现场回顾五四历史,拓展并新解五四精神,引领新时代青年

奋勇前进。2.主题集中,要点递进。文章整体结构明晰,主旨集中,围绕五四精神深入展开,从“五四精神”到“创新精神”再到“爱国主义精神”,层层递进,文章语言流畅,发人深省。3.妙语点题,首尾呼应。文章结尾呼应标题,既总结上文,又巧妙地引出对中国青年的勉励,读来使人精神大振。

胸怀凌云志,激昂家国情

——读“孙少安”“关羽”有感

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交谈。”摩挲书页,捧卷而读,书中一个个有血有肉、鲜活丰满的人物形象,总会叩击我跃动的心灵,震撼着我,鼓舞着我。那些哲学思辩、情谊深浓、满纸沧桑,读来口齿噙香,胸怀万顷。在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中,有两位在我的脑海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记,他们便是孙少安、关羽。

“平凡的世界,演绎着不平凡的故事”,感谢孙少安,是你告诉我:青年立世,当胸怀凌云志。

孙少安,一个坚信奋斗改变命运的热血青年,用满腔的激情和不懈的开拓,将自己的名字镌刻在了陕北那片曾经贫瘠不堪却涌动着不屈的鲜血的黄土地上。他,影响和带领着一群不甘贫穷的赤子书写了壮丽而充满激情的青春诗篇。黄土高原上的嘹亮号子,是永远的青春的赞歌!是啊,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倘若胸无大志,甘于平庸,这样的青春又有什么意义?奥斯特洛夫斯基曾说,“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用羞愧。”无论是“海上霸王花”韦慧晓,还是乘着轮椅飞翔在知识殿堂的牟晓沅,都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胸怀梦想,并为之竭力奋斗,才是青春最美的姿态!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感谢关羽,是你告诉我:青年立世,当激昂家国情。

“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驱驰时无忘赤帝;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隐微处无愧青天。”这便是关羽一生的写照。一个顶天立地、重情重义的盖世英雄,饱蘸血泪书写了令世人传咏至今的忠义传奇。他有着感人至深的侠骨柔肠,但我更从他身上看到了什么是“大我”。不忘赤帝,无愧青天,肝胆相照,日月可鉴。家国情怀,责任担当,这种精神在中华儿女的血脉中汩汩流淌了几千年:它流淌在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而斗争的先烈的灵魂里,流淌在为了国家发展放弃国外优厚待遇的科学家身躯中;他们的名字,叫做秋瑾、李大钊、方志敏,也叫作钱学森、邓稼先、程开甲……

那么,又何尝不可是我们的名字?我们是新时代、新青年,是朝霞,是红日,是利刃之新发于硎

,又怎能端坐于流年之中做“精致的利己主又者”?

我想,对于书中的人物,不应当止于欣赏玩味,而应汲取力量,践行于己身。胸怀凌云志,激昂家国情,文学人物的情怀将激励我在时代舞台书写无悔篇章!

点评:文章从树立远大理想、担当责任报效国家的角度立意,开头引出孙少安、关羽两个文学人物,为全篇评述、感悟张本。主体部分,分两层构建:第一层,针对孙少安,引述《平凡的世界》里的语句,提出段旨,联系奥斯特罗夫斯基、韦慧晓、牟晓沅等,阐述“胸怀梦想,并为之竭力奋斗,才是青春最美的姿态”的道理。第二层,引述《三国演义》中的诗句,提出段旨,联系秋瑾、李大钊、方志敏,钱学森、邓稼先、程开甲等,阐述“青年立世,当激昂家国情”的道理。结尾二者合一,收束简明,绾结有力。

© 版权声明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