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剩余价值如何产生
英国最近工人运动波澜起伏,今天和大家一起回顾下《资本论》。
1857年金融危机
为了写作《资本论》,马克思二十年如一日每天坚持到英国博物馆去查阅资料,在阅览室里埋头读书的时候,常常情不自禁的用脚来回擦地,天长日久之后,竟把座椅下的坚硬的水泥磨出来一道凹下去的印子,被传颂为马克思的足迹。对于马克思孜孜不倦的研究精神,保尔拉法格回忆到,工作变成了马克思的一种癖好,他是如此专心工作以致废寝忘食,常常要被呼唤好几遍才下楼去吃饭,而且几乎不等咽下最后一口,就又回到他的书房去了。
马克思读书
据不完全统计,马克思在写《资本论》的过程中,阅读了2000多册有关的经济学著作,收集了4000多种报刊杂志,研究了大量的英国官方会议文件和蓝皮书,他写的各种摘录手稿、提纲札记等多达100多本。
资本主义矛盾
今天讲下,资本论第一卷,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资本主义社会最重要的是商品的生产、交换,所以马克思就从商品开始讲起,商品是可以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部分,后者才是资本主义社会最主要的特性,因此马克思深入分析了价值是如何形成的。
价值就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这里的劳动是抽象的一般的人类劳动,这就构成了商品交换的基础。而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是由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这就决定了一件商品的价值量,确定了价值量,商品就实现了交换。
交换
资本的产生,需要一个特殊的商品作为媒介,这个特殊商品就是劳动力。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劳动力是商品价值的源泉。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总和来决定的,资本家购买到了劳动力这种能够增值的特殊商品,货币就转变为了资本。
996工作制
如果我们把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对比一下,就发现价值增值过程只不过是超过了一定的界限,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如果价值形成过程只持续到这个界限,那他就是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如果价值超过这个界限,那么就成为了价值增值过程。
接下来我们讲一下——剩余价值率,这里要先介绍几个概念,不变资本c(生产材料),可变资本v(生产价值的劳动),剩余价值m(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全部预付资本是c v,而生产出来的产品总价值是c v m,m就是资本的增值量,即剩余价值。
因为不变资本不能发生增值,其价值只是等量再现于产品价值之中,因此不变资本并不对剩余价值的产生有任何影响,所以在计算剩余价值率时,假设不变资本为0,于是这时全部预付资本就变为了v,产品价值就变为了v m,假设v=100,m也等于100,产品的价值就是200元,要计算剩余价值率,就是用剩余价值的量除以可变资本的量,即m除以v,100除以100,剩余价值量就是100%。
马克思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