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斤鳇鱼现身黑龙江,被称为“水下大熊猫”,为何这么珍稀?
说起“水中大熊猫”,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大概率是长江里的白鱀豚。但事实上,在我国东北的黑龙江,同样也生活着一种“水中大熊猫”,它就是大名鼎鼎的达氏鳇。
黑龙江是我国与俄罗斯之间的界河,江中鱼类资源丰富,以大马哈鱼、乌苏里拟鲿、大银鱼等冷水种为代表。据统计,黑龙江的鱼类多达105种,“三花、五罗、十八子”是其中广为流传的经济鱼种,但最名贵的还是要数达氏鳇。
黑龙江发现500斤野生达氏鳇
黑龙江是我国的“达氏鳇之乡”,也是拯救该物种的最后“阵地”。1980年以来,达氏鳇的自然分布范围逐渐缩小,目前的种群几乎只栖息在黑龙江的干流。
这条达氏鳇体型呈圆筒状,躯干肥胖,吻部呈三角形,是名副其实的“江中巨物”。根据达氏鳇的生长规律来看,幼鱼需5~6年仅能长到10斤,12~13年才能长到80斤左右。而要达到500斤的级别,鱼龄至少在30龄左右。所以,这条达氏鳇确实很珍稀。
要强调的是,野生的达氏鳇属于国家保护动物,还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认定的“极度濒危”物种。当地渔民对鳇鱼的珍稀程度也是了然于心,所以在发现误捕后,立马就上报给了当地的渔政部门。
经过检查,这条野生鳇鱼的体表并没有受伤的痕迹,体征健康,活力较好,最终被重新放回了江中。这时候可能有人会问了:既然这条鳇鱼如此珍贵,那渔民为何不直接把鳇鱼放生呢?为何还要将其暂留一段时间,等渔政人员赶来后才放生呢?
事实上,渔民的做法并非多此一举,背后有两个重要原因。
第一,方便确认达氏鲟的健康状况,提高救护的成功率。我们知道,达氏鳇体表光滑,皮肤柔软,体侧缺少坚硬的鳞片保护,很容易因渔网刮擦而产生伤口,极易引发感染。对于受伤严重的鳇鱼,还需要立即启动紧急救护,将其转移到人工饲养池内消毒护理,经过营养强化后再放流到野外,这样做是为了提高放生的成活率。
在2018年,黑龙江抚远县的3位渔民误捕了一条野生达氏鳇,体重达到了1028斤,体长3.59米,这是当地40年来首次捕到的“千金鳇鱼”。当地水产局惊闻此消息,最终果断以22万元的高价收购,这条罕见的巨型鳇鱼才得以幸存。
达氏鳇陷入危机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这其中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
首先,达氏鳇繁殖周期长,资源再生速度慢。研究表明,一条雄鱼至少要12年才能发育成熟,雌鱼则需要16~17年,而一般的中小型鱼类只需要3~4年即可发育成熟。
过度捕捞的有力“证据”就是巨型鳇鱼的减少。据统计,2001年时,全江捕捞的400斤以上的达氏鳇有7条,2003年减少到5条,2004年减少到3条。这些巨型达氏鳇恰恰是渔民的重点捕捞对象,其结果就是导致繁殖群体快速减少。同时,自然的繁殖速度又难以弥补捕捞的“损失”,长此以往,就导致了江中大型鳇鱼的匮乏。
我国已保护25年,中俄护渔是关键?
为了保护濒危的达氏鳇,同时为将来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我国的老一辈鱼类专家肩负重任,于90年代接手了“达氏鲟人工繁殖”的科技攻关任务。
最后要说明的是,黑龙江毕竟是中俄的界河,要切实保护这一资源,就离不开中俄两国的协同努力。根据中俄在1994年签订的《中俄两江议定书》,两国在黑龙江、乌苏里江已展开了长期合作,包括达氏鳇、大马哈鱼等土著鱼的放流。
随着两国的共同努力,黑龙江的渔业资源终将得到恢复,这也是当代留给子孙后代的珍贵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