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星尔克抄袭李宁?原来都是生僻字惹的祸
最近,鞋圈出了一个瓜:李宁和鸿星尔克两家公司,前后脚发布了一款同样以「弜」命名的新科技产品。因此有网友指责后脚发布的鸿星尔克”抄袭”!但站在理性吃瓜的角度,根据两家的物料和时间节点,判断应该仅仅是因为生僻字同好引发的误会而已。
首先时间上不太可能,李宁和鸿星尔克新品发布的时间前后只隔了一天,除非尔克家的生产线是用超光速引擎驱动,否则短短一个晚上不太可能设计并开模造出鞋身还印有「弜」字的产品。
随着「弜弹」的推出,鸿星尔克黑科技”背后的力量”也浮出水面——E.K-LAB极克未来实验室,是品牌专门成立的自主科技研发部门,致力于与国际和国内多家顶级研发机构合作,共同攻克技术壁垒,缔造新的运动科技。去年表现亮眼的尔克奇弹,同样出自E.K-LAB极克未来实验室之手。从α-flex智能流体材料,到如今的E-Magicfoam智能记忆材料,都是在实验室内经历了研发人员的几千次发泡,几万次折叠实验才得以「出街」,国鞋品牌和科技死磕到底的决心可见一斑。
多元化的运动场景,需要更多元的科技支撑
「绝影」和尔克「弜弹」的一个主要区别,还体现在运动场景的不同上。「绝影」主打的是跑鞋,尔克「弜弹」则依托于根据运动习惯和场景智能反馈能量的功能,主打的是综训。
在大健康的背景下,国人的运动趋势除了人数的增长,运动的场景也在更加多元化。很明显,消费需求也已经在向多元化转变,但包括国际大牌在内的很多运动品牌仍然局限于跑步和篮球两大运动场景。所以近两年国外市场像专攻瑜伽场景和女性运动群体lululemon这样的运动品牌新秀,市场表现亮眼也就不足为奇了。
而在国内,鸿星尔克「弜弹」此次主打的综训功能,也算是为国产运动品牌的场景多元化开辟了一个先河。
科技自信才是国潮的核心
过去,运动鞋服最讲究的是舒适度,时不时尚并不是首要的问题。但如今95后、Z世代这帮新成长起来的消费主力,对时尚度的要求明显是更高的。除了时尚的需求外,他们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文化上更自信。从「咄嗟 / 蹀躞 / 耄耋 / 饕餮 ……」再到如今的「弜」,国产品牌爱生僻字已经爱到了撞车的地步。这背后和文化自信也不无关系。过去,如果你是个想要洋气的中国品牌,那就取个洋名,如今,你是个洋气的国潮品牌,那就整点生僻字吧。但就像科技才是运动品牌的核心,自信也是国潮的核心。
通过不同圈层,赋予品牌更深更广的故事张力,让国潮这件事,不仅局限在对传统的全新演绎,也拓展了国潮可能性和灵感的边界。
打造高性价比/大众化潮流产品线
「绝影」和尔克「弜弹」还有一个明显的差异,就是定价上的差距。李宁一看就是奔着对标占领了一、二线城市大部分消费者心智的耐克、阿迪去的。而鸿星尔克的定价策略,则显得有一点迷。毕竟我们前面已经分析过「弜弹」的核心技术并不比李宁的弱,穿上它就相当于把一个针对你的运动习惯的一套算法穿在了脚上,但为什么定价策略上差异这么大呢?
其实,这背后也是由品牌的不同战略方针决定的。首先,如今的国内运动市场仍处于人口红利期,但一、二线城市的消费观念和群体基本上已经稳定,想要进一步扩宽品牌市场,阿迪、耐克等品牌也得往下沉。
其次,早在2018年出炉的中国运动健身人群画像中,就有41.2%的三、四城市用户表示愿意为运动相关的智能设备买单。这也从一方面反映了三、四线城市对于运动品牌的需求是不容忽视的。
也许是正是看准了这些趋势,鸿星尔克才在今年明确提出了打造高性价比/大众化潮流产品线的战略,并把目标市场锁定在了三四线市场追求舒适和款式的大众化消费者。而此次「弜弹」的推出,就是这一战略的投石问路。所以,鸿星尔克的定价策略,与其说是在躲,不如说是在抢,抢先填补三、四线消费者日益增长的运动需求与市场供给之间的落差。
而且在后疫情时代,消费降级成为高频词汇,但降级绝不意味着品质上的降级,而是花更少的钱买更好的东西。所以鸿星尔克强调性价比,短期看来,高额的研发成本,配上平易近人的价格,必然会压缩利润空间,但长远看来,如果在科技感、设计感、价格这三个影响购买决策力的关键之间,能找到一个很好的平衡点,企业必将走得更长远。
撞名不可怕,谁弱谁尴尬。但经过上述种种分析来看,尔克和李宁都各有各的优势,各有各的市场。正所谓有竞争才有压力,才能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