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我得了一种对电话恐惧的“病”

对不起,我得了一种对电话恐惧的“病”

“到底有多重要的事非要用电话聊?”电话作为通讯技术的一项重大发明,曾经在人际交往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的沟通渠道和社交礼仪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非正式话语、网络语言、表情包、颜文字大行其道,电话这种高效交流方式却被一些人“排斥”着。

他们害怕打电话,也害怕接电话,有这种“症状”的人自称患上了“电话恐惧症”,他们到底在害怕什么呢?

记者丨宋霞 胡子傲(实习)

什么是“电话恐惧症”?

近日,在一热门综艺中主持人和嘉宾聊起了有关“电话恐惧症”的话题,引发共鸣。

有此类“症状”的人,主要的表现为电话很少离手却几乎永远设置成静音状态;即使赞同打电话是更高效的沟通方式,在有别的选择的情况下能不用电话就不用;对于来电的第一反应是拒绝和紧张,甚至莫名焦虑。

以“电话恐惧症”为关键词在某社交软件搜索会发现,类似的情况在很多人身上都发生过,一网友表示自己有很严重的电话恐惧症,却从未向任何人提起过,“电话里我会结巴,会含糊,甚至突然陷入沉默,因为那时我已经紧张焦虑恐慌到大脑一片空白了。经常有种想要拉黑整个通讯录的冲动。”

图片[1]-对不起,我得了一种对电话恐惧的“病”-一鸣资源网

现代人通话时长越来越少

他称也曾试着分析过原因,“电话的未知性和突发性都让我感到恐慌,因为是即时交流,说出的话会直接被对方接收到,不像文字交流可以遣词造句,修改删除,甚至撤回。”该网友认为大部分电话都来得很突然,一遍一遍发出的噪音逼迫着自己去接受,每次接电话前都要做一下心理准备。

甚至有人称连手机运营商的客服电话都不敢打,直到了解到客服也希望被温柔对待后,才勇敢地让客服帮开套餐了。

只要不打电话就行

无事不电话,已经成为社交媒体时代新的社交礼仪和默契。不少年轻人手机常年静音,接打电话全凭缘分。

正在北京一所大学读研一的小黄,不喜欢接电话,也不喜欢打电话,除非出现特殊情况,否则他几乎不会主动打电话给别人。“铃铃铃……”,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此时的他与往常一样迟疑地看了一眼手机屏幕上的陌生号码,又把眼神挪开,装作没有听到。

“如果事情真的紧急,对方会发短信,或者再打过来,对方打很多次我才会接。”小黄解释,他一听到陌生的来电铃声,就会有慌张、心悸等反应,所以一般不会去接听陌生的号码。

身处职场的人对“电话恐惧症”似乎有着更深的体会,“每次听到手机铃声一响,就有一种强制我继续工作的感觉,心情都会特别不爽。比较亲近的人都知道我不喜欢接电话,所以他们都会在微信上找我。”安安是某互联网公司的HR,她描述自己每天的工作日常就是和面试者电话协调面试时间、地点等。

据粗略统计,安安每天要接打的电话数量在30-40个之间,因此,她在非上班时间都会把手机调成静音,给自己一个短暂的逃离空间。“但是,我也不敢直接关机,如果有重要的客户电话没接到就惨了。”安安有些无奈地说道。

为拒接电话选择撒谎

表面上看,电话恐惧症跟社交恐惧症有些相似,但两者却不能完全划等号,很多人通过微信语音、QQ、邮件甚至面谈等方式交流时,表现比较自然,也十分健谈,却唯独对电话交流感到抗拒。

90后研究生小胡表示,即使是面对亲人也不愿意用打电话的方式沟通。他自认为与父母的关系相处得非常好,平常用微信交流时都很舒服,却始终无法接受他们通过电话进行交流的方式。

同样的,他在跟自己的老师沟通时更喜欢用微信或邮件的形式,“因为回微信、邮件可以遣词造句很久,不知道说什么的时候还可以用表情包来掩饰或缓解尴尬的气氛,但电话交流我总是害怕抓不到对方想要的意思,我的反应也比较慢,通常不能够及时地作出反应。”小胡坦言,自己是存在电话恐惧的。

他毫不避讳地表示,自己对电话的恐惧更多的是来源于导师,“每当看到来自导师拨来的熟悉号码时,我就会不自觉地联想到修改论文的事情。”

虽然很想拒绝但是又不敢不接,只能硬着头皮按下接听键,“有的时候我会先跟老师撒个谎,说我这边正在忙,一会儿再回给您。实际上我是趁着这个时间差,快速地在脑海中思考老师可能问到我的问题,做好一切的准备,才敢鼓起勇气给老师回电话。”在小胡看来,导师打来电话的意味着将有不太好的事情要发生,所幸有时候只是虚惊一场。

电话意味着坏事将发生

有同感的小佳也表示,相比于直接的电话呼叫,她更喜欢文字或者语音电话。上学时害怕接到老师电话,工作时怕接到领导电话。“直接打电话说明事情比较紧急,或很重要,沟通时要做出及时的反馈,对于经常脑子转不过来的我来说,是很害怕马上做出决定的。”

小佳回忆,大学本科快毕业时因需要转出团关系,但由于信息沟通和操作失误出了差错,明明已经申请转出了,辅导员却始终看不到申请,“搞得我很紧张,每次看到老师来的电话,我都会倒吸一口凉气,因为我实在是不知道怎么办了。”

后来在大学毕业的那年暑假,小佳在一家培训班入职了,因为多数情况下接到领导的电话都是因为工作上的疏漏受到质询,“渐渐地,一听到来电,我就会下意识想到可能要沟通的主题,而正是因为害怕处理紧急和重要的事,我就产生了电话恐惧症。”

受访者普遍表示,每月几百分钟的通话套餐使用率极低,多数情况下为0分钟。而他们害怕的不是电话本身,而是电话背后传达的讯息多半是不好的体验,其中也包括推销和诈骗类电话。移动通讯时代,人们深陷在社交网络编织的牢笼之中,电话铃声一响,意味着一种事件参与的强制感,电话这一头的人将被胁迫卷入一段无法拒绝的人际关系当中。

正如著名的媒介研究学者麦克卢汉认为:“电话是一种要求参与的形式,它要求每一位同伴,具有电力两极性的一切强度。” 通常,电话都会和较为正式、重要的事件联系起来,一段电话的到来,往往就意味着任务、工作,甚至压力的来临。

有数据显示,近年来,语音通话时长在不断下滑的同时,移动数据的使用量却在呈倍数增长。越来越多的人不再选择电话沟通这一传统的交流方式,转而用微信、邮件等即时通讯工具进行交流。有网友总结称,“现在电话是用来接快递的,短信是用来收验证码的,QQ是用来存照片的,朋友、家人的联络都是靠微信视频完成。”

电话恐惧症是一种病吗?

对于电话恐惧症,目前也没有权威的定义。在很多人看来,它并不是一个心理问题,只是一个人造词语。

据英国心理学家Guy Fielding早期的一项研究结果指出,年轻人中有大概10%-15%的人有电话恐惧的现象。

电话本身作为一种通讯手段,也有它固有的传播劣势。相较于“身体在场”的面对面交流,打电话时接受信息的渠道较为单一,无法从对方的表情、肢体、动作等非语言符号揣测对方的意思和状态,这会给接电话的人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实际上,根据心理学家赫拉别恩的研究显示,人们在进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语言的作用仅占7%,剩下的93%都是靠非语言因素获得的。然而,电话沟通明显会忽略掉其他的关键因素,造成一种信息上的缺失,更难做出及时的反馈。

在中国政法大学认知心理学者刘双庆看来,之所以有人会产生电话恐惧症,其主要是受到了“消极的认知图式”影响。所谓消极的认知图式,是指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形成的一种消极态度、看法或思维定式。

比如,如果一个人经常接到的电话是被叫去加班或者被批评,那么下一次再听到电话铃声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联系到之前不愉快的认知场景,推断这又是一次面临加班、被批评的电话,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思维定式,进而产生焦虑情绪。

相较于微信上的文字沟通,心理学者刘双庆认为,电话在当今社会被使用的频率还是比较高的,因为它的好处是效率高、速度快,但是电话没有给人思考和喘息的机会,这种即时的强制参与会让人倍感压力,而且参与的主动权也会被打电话者夺去,自己成为被动的一方。

“西方高校老师在课堂上一般都不会给学生们留电话号码,而是留邮箱,这是因为老师能够选择他合适的时间,统一处理学生们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这种隔段回复的方式会让人充分地思考可能发生的情况,给人更多的缓冲余地。

同样的环境,同样的压力,为什么有些人会恐惧电话铃声,有些人就觉得还好呢?刘双庆认为,这是由于自我效能感不同所导致的。自我效能感弱的人,抗压能力也相对较弱、缺乏自信心,他们过于谨慎,害怕被拒绝,害怕得罪人,通常发生在讨好型人格的人群中。所以这类人对电话的恐惧也会更容易发生。

而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人和技术之间的关系其实是一个相互的塑造,技术在为我们服务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

“打电话其实可以看作是一种传播和沟通,相对于面对面的沟通,电话传递的信息相对会比较少一些,比如说你看不到对方的表情,有时候语气也不会那么直观生动。”所以电话只是一个交流工具,有人对它的恐惧通常是对背后的人和“权力”的恐惧。

刘双庆建议,想要摆脱电话恐惧的困扰,最重要的是要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或者多参与一些社交,比如找自己信任的朋友陪伴,寻求一些社会的外部支持。“只要能够获得一次成功,后面也就会慢慢变好。”此外,不要强迫自己,比如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可以选择不接电话,避免影响到本就消极的情绪。

© 版权声明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