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再读——欧阳修集~伐树记

国学经典再读——欧阳修集~伐树记

图片[1]-国学经典再读——欧阳修集~伐树记-一鸣资源网

这篇文章是宋仁宗时期欧阳修在洛阳留守推官之职所写,推官相当于现在的最高法院Z策司处长。当时欧阳修只有20多岁。

译文:官署的东面有一个园子,一直以来有很多的野草,都没有去治理它。我到了那里,开始开辟已经荒芜的土地。用粪便浇灌贫瘠的土地,用水浇灌干枯的地方,然后种上十几畦农作物,另外种植了各种花草树木。正是春天,植物开始有萌芽的迹象。这时守园人给我提出意见,说:“这园子里生长着樗树,根茎粗壮,枝叶繁茂。根茎粗壮就妨碍了地下的流通,要消耗很多大地的精气,使得你新栽的农作物都得不到营养的滋润。枝叶繁茂就使得地上的阴影面积更大,让新栽的农作物得不到充足的阳光照射,而无法正常生长。又因为樗树的形状并不直,反而弯曲,看起来十分臃肿的样子,这样的木材中间纹路稀疏,导致重量很轻,而且很不坚固。(这样的树木)不值得栽种,应该把它砍掉。”我听了他的意见,把樗树砍掉了。第二天,他又对我说:“园子南面的那棵杏树,它的根茎所占的面积半径都有六七尺大,而它所在的地方却是这里最好的土地,让杏树长在那里而不能种植农作物,是很可惜的,应该把它也砍掉。”我说:“哈哈!如今正是杏树生长最好的时期,而且长得繁华。它也即将结果,你就不能为了这片杏林而放弃几畦菜地吗?”所以没有将它砍掉。后来我突然想到,并发出这样的感叹:“唉!我记得庄子曾经这样说过,樗树和栎树因为其木材没有用而能自然老死,桂树皮芳香可以食用,因而遭到砍伐,树漆因为可以派上用场,所以遭受刀斧割裂。而如今樗树是真的没有用,一旦知道了就会马上将它砍掉并抛弃;杏树的躯干是很坚固的,纹路也很紧密,色泽美丽,还可以拿来做装饰,它反而存活下来。难道有用和没用是各自要用天生条件的影响而来判断吗?”后来有一天,有客人来拜访我。这时恰好有仆人正拉着砍掉的木材走过客厅,我便指着木材对客人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希望得到指点。客人对我说:“这有什么奇怪的呢?你认为用不着便是无用,说明你提出了与庄子相反的看法,这是很可贵的。而以无用发挥出很大的作用,又怎么不可能呢?那杏树之所以能结出很多的果实,是因为它天生就依靠着它庞大的根系。这是它的幸运。如果桂树和树漆不能逃出刀斧的砍伐,则说明有用的东西是需要牺牲的,形势不允许他生存,这与杏树结果是不一样的。樗树庞大而木材不可用,它的庞大是有害的,所以把它砍了也是很合理的,这与你有用者死,无用者生的说法又是不一样的。所以说,所有的物体都是这样,它是幸运的还是不幸运的,要看它当时所处的环境。”客人走了,我同意他的话,然后将其记录下来。

诸多事物的遭遇,都是由其所处的环境决定的。环境适合其生就能生,环境不适合其生就不能生。能生存或不能生存与有用和无用没有本质联系。从而跳出了庄子的“以无用处无用”这一虚无遁世的思想圈子,否定了其“才者死不才者生”的消极人生观和价值观。展示了乐观上进,积极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作者善于抓住生活片段中的小细节,加上深厚的文学功底,把一件平常事升华再创新。

这篇伐树记在中华文学浩海中闪耀着星光,人生处于低谷的时候不妨拿出来欣赏一下,也不失为一种精神食粮。

© 版权声明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