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造价超过2000亿!如今已经过去16年,三峡大坝是亏了还是赚了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在游人如织的三峡大坝上,一位身前挂满勋章的老前辈泪流满面,无不动容地说道。
远望三峡大坝,过往船只犹如白鸥,或似利箭,湖光倒影,帆船点点;
这里有高峡出平湖的盛世荣景,这里深藏着中国水电产业奋发拼搏的精神底蕴。
这座造价超2000亿元的超级工程,从2009年8月验收获得通过至今,已经走过了13个年头。
在这13年中,三峡大坝一直在争议中前行,少部分媒体拿着诸如移民、生态等问题大做文章,哀鸣“三峡,太亏!”
那么,三峡大坝工程究竟是亏了,还是赚了呢?
(三峡工程)
一、大国重器,三峡工程
三峡大坝的建立,正是为了治理我国奔腾不息的“万里长江”。
三峡工程是在巨龙般的长江上建造的最大的水利控制性工程,全称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三峡大坝坝址雄立于宜昌市上游60公里之外的中堡岛。
大坝总长3035米,坝高185米,水电站共装机26台,年发电量近900亿千瓦时。
设计中考虑到偌大工程应有自备电源电站,就在“白岩尖”腹内凿洞,安装6台发电机组,称为地下电站。
这样一来,三峡总装机为32台,增加的6台机组自身能量相当于再建1.5个葛洲坝水电厂或2.3个小浪底水电站。
工程的建设历程曲折,经过长达一个世纪的酝酿论证,才圆了中国人民的百年“三峡之梦”。
(三峡工程)
自此之后,三峡工程在不断地论证中奋力前行。
1953年,“长江舰”逆流而上,一代伟人毛主席挺立船头,亲自视察三峡。
3年后,毛主席勾勒出“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宏伟蓝图。
此后,几代领导集体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为三峡工程的决策和建设倾注了高超的政治智慧。
历史镜头切回1992年七届五次会议,表决兴建三峡工程,数千代表掌声雷动,亿万人民奔走相告。
1994年正式动工建设,开工场面气势恢宏。
2003年开始蓄水发电,成效初显鼓舞人心。
2006年5月20日,全长约2308米的三峡大坝全线完工,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三峡大坝)
到2017年6月份,三峡水库累计来水4186亿立方米。三峡水库累计为下游补水270天,补水总量317.6亿立方米。
当年6月5日,三峡水库提前5天消落至汛限水位,为全面防洪度汛做好准备。
汛期到来后,三峡大坝积极迎战,将长江“1号洪峰”阻拦在宜昌市,切断了两大洪峰之间的联系。
1号洪峰袭击下游之后,三峡大坝开足马力,极力遏制了不断上涨的水位,为安徽等省市提供了喘息之机。
汛末,三峡当地克服起蓄水位较低、上下游来水均偏枯等客观因素,提前编制蓄水方案,加强沟通协调,在11月1日圆满完成175米的蓄水目标。
(建设现场)
目前,已经开始运作的特高压工程每天可以给湖北发电500万千瓦,这相当于葛洲坝一整天24小时的总发电量。
在三峡工程的大背景下,我国建成了第一条特高压输电线路——“晋东南-南阳-荆门”,连接了华北、华中电网。
项目总投资近300亿元,将之打造成了世界上运行电压最高、技术水平最为先进的交流输变电工程。
(三峡水利发电)
三峡发电后逐年建成的特高压输电工程,对长江经济带的快速发展扫除了“瓶颈”,提供了强大的清洁能源动力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三峡变电工程的建设,我国科研和工程人员累计完成130余项国家和行业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实现重大自主技术创新20多项,先后颁布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27项。
三峡输变电工程建设中的大量科技创新成果,使得我国输变电技术和设备国产化水平有了长足进步,大型输变电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水平均跃居世界领先行列。
如此之伟大的工程,国人怎能不歌颂?
如今,三峡工程管理区作为现代水电基地、生态示范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向世人展示了她生机盎然、充满活力的新面貌,为中国之发展再添新力!
三、三峡工程现状
三峡工程是中华民族梦圆之地,其已成为一座独一无二的现代水电博物馆。
(泄洪场景)
登高远望,俯视三峡,船闸、升船机分列两岸,电源电站、防护坝区点缀其中。
三峡不仅仅是规模浩大,其凝聚着的国人胆识同样非同一般!
“大船爬楼梯,小船坐电梯”的出色设计,尽显国人智慧;“黄金水道”的非凡意蕴,彰显国人情趣。
这里是生态建设的典范之地。
三峡西园乃峡谷地貌,曾是废料堆积之所,各种施工废弃品都被丢弃其中。在三峡人的治理之下,西园的面貌焕然一新,如今更是生机勃勃。
(三峡山水画)
这里共种植乔灌木,有桂花、红果冬青、栾树、银杏等四季花开,形成了乔木、灌木、草本、花卉组合的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生态景观区,稳定的植物群落也吸引了蛇、鸟、野鸡、兔子等众多小动物在此安家落户。
这一“天然氧吧”已成为人们散步、骑行、游玩的好去处。
以三峡工程管理区为中心的生态保育圈,向外辐射建立了生态核心区、生态协调区、生态辐射区三个层次的绿色生态防护体系,形成生态保护的“三圈模式”,有机整合生态环境,提升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凸显三峡工程管理区生态示范基地的作用。
这里成为国人引以自豪之地。
(三峡集团)
为了让国人能亲临三峡大坝,感受人类工程建造的奇迹,在2014年9月起,三峡集团对中国游客实行门票免费。
2015年3月1日,三峡集团又推出了一项惠民举措——三峡专用公路扩大开放。
这是三峡集团经过反复研究,并与宜昌市政府多次沟通后作出的慎重决策。
如今,每年数以百万计的游客来到三峡枢纽管理区,亲眼看看“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景色,亲历一次充满知识和乐趣的工业之旅,亲身感受一下作为一个中华儿女的光荣豪迈,亲手触摸祖国蒸蒸日上的发展脉搏。
这里是水电文明彰显之地。
早在1993年三峡工程施工准备阶段,刚刚成立的三峡集团就认识的科普教育的重大意义,积极承担学生实习和专业培训。
(长江)
目前,三峡枢纽管理区是教育部授牌的“国家大学生教育实习与社会实践基地”,还是团中央命名的129个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之一。
三峡集团在枢纽管理区成立的三峡培训中心,迄今共培训实习大学生18.77万人,其中香港大学生450人,台湾大学生70余人。
这里还是人社部授牌的“国家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和商务部援外培训基地。
三峡集团依托长江三峡枢纽工程,同时结合三峡枢纽管理区内三峡工程展览馆、坛子岭模型厅等展厅开展水电文明教育,教育展厅总面积约27996平方米。
正在建设中的中国三峡工程博物馆,占地面积约1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其中陈展面积约1万平方米,采取飞毯漫游、时空隧道、环幕透景、体验互动装置等现代化技术和手段,展示中国水电发展历程和三峡工程百年历程及建设运行管理成就,宣传展示三峡精神和三峡品质的内涵。
(三峡发电站)
三峡大坝,这个现代水电基地,正以崭新面貌迎接中外宾客。
由此观之,三峡大坝之效用,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有目共睹!
三峡工程无愧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超级工程!
结语:
从1918年孙中山首次提出开发长江三峡水力资源,到2009年三峡工程全面竣工,三峡工程历经近百年,终于实现了“高峡出平湖”的愿景。
总结近百年的决策、兴建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三峡工程是一项与国运息息相关的工程。
孙中山为实现国家富强,主张大力开发三峡水力资源。
新中国建立后,结束了长期的战乱,防治洪水成为了摆在新生政权面前的一项重要议题。
为了保证长江中下游几百万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也为新中国即将开始的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提供保障,三峡工程再次跃入人们的眼帘。
三峡大坝是“为子孙计”的远大工程,其得失绝非一朝一夕所能衡量的,更不能以“亏”与“赚”这般敷衍的态度去评判。
正如《人民日报》社论所言:“三峡大坝,是利国利民的伟大工程,其得远甚!”
参考资料:
《水工程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以三峡工程为例》 张云昌 水利部三峡工程管理司
《三峡水库综合管理研究》 郭崇炎 水利部移民管理咨询中心
《三峡工程寿命有多长》 林初学 中国三峡
《织密扎牢大国重器“安全网”——中国三峡集团加强三峡枢纽区安全管理工作掠影》 韩馥 中国应急管理
《长江滚滚流,高峡出平湖》 现代班组
《三峡工程:2020年发电量超1100亿千瓦时》 中国环境监察
《三峡工程在长江防洪体系中的关键作用》 江文 长江水利委员会网络与信息中心《水利水电快报》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