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部《盗墓笔记》:有的魔改,有的油腻,但这几部拍出原著的精髓
如果说《鬼吹灯》是盗墓文学的开山之作,那《盗墓笔记》就是“倒斗”领域的旷世奇书。
《盗墓笔记》挖下的坑比月球还多,对这样的原著进行翻拍,其难度恐怕比《鬼吹灯》更甚。
熟悉故事的筒子们都知道,《盗墓笔记》的两位男主分别是吴邪和张起灵。
原著中对吴邪的描述是“面冠如玉,温和内敛,但眉宇间有一种和年龄不符的沧桑感”。
而对张起灵的描述则是“容貌俊逸,神秘潇洒,但却寡言少语惜字如金”。
这种人设显然和《鬼吹灯》的两位油腻粗粝的男主走的就不是一个路线。
这也是为什么翻拍《盗墓笔记》的导演都是请当红小生来领衔吴邪和张起灵的原因。
再说井柏然扮演的张起灵,番茄觉得井柏然的演技和气质应该能轻松驾驭张起灵这个人物。
然并卵,这个版本的张起灵却被化妆师坑惨了。
本应潇洒神秘的角色成了乡土气息浓郁的闷油瓶,这个度显然没掌握好。
但就是这样一个超级能打的阵容,为何能拍出如此惨不忍睹的《盗墓笔记》呢??
其实还是毁在一个“粉碎性改编”上!
吴邪一露面就化身考古爱好者,“笔记”硬是被拍成“考古笔记”。
讲考古也可以,但导演和编剧却懒得雕琢细节,各种低幼桥段和奇葩设定硬是将原著改编成了“四不像”,让自己成了粗劣国产剧的典型代表。
3、《沙海》
豆瓣评分6.4(吴磊、秦昊)
《沙海》改编自同名小说,原著作者同样是南派三叔。
小说的全名是《盗墓笔记少年篇-沙海》,作为“盗墓系列”的后传类作品,故事主要聚焦于吴邪带着年轻人黎族,探寻沙海中禁地古潼京的故事。
17年,一部《无罪之证》的网剧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这个演技派。
自翻红之后,秦昊也一次次用他口中“演员的本分”证明了自己。
包括在《沙海》中对于佛爷吴邪的精准刻画,在《隐秘的角落》中对恶魔张东升的完美展现,他用实力告诉观众,自己拍网剧就是在降维打击。
也许正是这种高度的敬业态度,让吴磊在演技方面也快速地成长与突破。
作为能文能武的当红小生,吴磊真的是未来可期。
片中陈伟霆,张艺兴和赵丽颖的演技,番茄不想多谈。
客气地讲,中规中矩吧。
整部作品的完成度客观的说不如《沙海》,不过得益于几位顶流的超高人气,这部作品还是拿到了一个不错的成绩。
这部剧的班底首先来说就不容小觑,
毛晓彤、胡军、陈楚河、谢君豪等一众演技派倾情加盟后,一下子让剧集增色不少。
按照剧情设定,吴邪这个时候肺痨严重:玻璃肺导致疯狂咳血。
小朱一场吐血戏把吴邪此时天真又沧桑的样子刻画到位了,明明身体受限却心有不甘的状态,绝对能和《琅琊榜》中的胡歌打个平手。
下面几个剧照筒子们可以自行感受一下:高度写实同时有脑洞,烘托氛围之余藏细节。
吊打“重启”;
剧改天花板;
良心好剧!神仙制作!
打开豆瓣,满屏都是原著粉和剧迷们在疯狂打call。
可这部《终极笔记》明明一脸糊相,
最终却成为盗墓系列的翻拍绝唱。
事实证明,对于翻拍经典来说。
卡司和流量只是锦上添花的附加条件,而只有认认真真的对原著进行翻拍才能得到剧迷们中肯的评价。
其实无论是《鬼吹灯》,还是《盗墓笔记》,
任性魔改非但不会得到大IP的流量分红,反而会引火烧身落得个晚节不保。
在这一点上,“南派三叔”徐磊其实需要反省一下。
在组建南派泛娱以后,自己写出的经典作品在翻拍改编的把关上显然存在着严重不足。
前面提及的多部作品中,徐磊都参与编剧和制片,可拍出来的东西却成这样,不知道他在拿着版权费的时候到底作何感想。
(电影烂番茄编辑部:鸥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