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在用微信的你,知道马化腾的成长和创业过程吗(下)
?
2004年6月16日,腾讯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
2005年马化腾提出“在线生活”的新战略,决心围绕腾讯核心产品QQ重新布局,搭建基于互联网的虚拟生活社区,满足年轻人的所有娱乐需求,这一年QQ推出了QQ空间。
腾讯在全面拓展业务的同时,腾讯员工数目激增,管理日渐复杂。马化腾坦言:“未来,如何提高自身的执行力,对我是一种挑战。腾讯并不是我一个人搞起来的,假如有分歧就要谈,要以理服人。假如这个决策是由你的个性、性格决定的,人家就要怀疑你的能力了。”
“我们要找职业经理人跟我们搭配,你再努力,很多的专业管理知识可能还是跟不上。对用户需求的把握和技术上的东西,我们可能可以做得好;但管理这方面,你不可能做得完美。我们每个人都在找接班人,都在进行双打的配合,包括我本人,都是双打的匹配。这是为了避免最后要么撤要么退,这对公司影响太大。有些公司的‘老人’,有职业经理人没有的优点,你放弃其实是很浪费的。”
从这件事来看,马化腾深知个人因素在一个成功企业内部的利弊。他曾经表示“一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领导人的魅力尤其重要。但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就需要从个人英雄主义阶段过渡到科学的管理体系”。“辞职”是为了能更专注于工期的战略方向和产品规划。实际上,马化腾仍然是腾讯的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辞去的只是“总裁”头衔。
马化腾将业务经营交给作为职业经理人的刘炽平,而专注于自己在技术和客户体验上的专长。马化腾:“刘炽平先生对公司的日常管理和运营贡献良多,正是在他和其他管理团队的协助下,我才能够将主要精力放在制定公司战略方面。”
自刘炽平上任以来,腾讯的股价已经从五六元上涨到二十几元,成为中国市值最高的互联网公司。在几年的合作中,刘炽平监督公司日常管理和运营,而马化腾侧重战略和产品开发。
2010年11月3日,腾讯宣布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用户必须卸载360软件才可登录QQ,强迫用户“二选一”。从2010年到2014年,两家公司上演了一系列互联网之战,并走上了诉讼之路。
在QQ、360二选一的界面上,腾讯职员想要把“卸载360“这几个字体调的大点,好引导用户选择,不过马化腾坚持“卸载QQ”和“卸载360”两个按键的字体一样大,把选择权交到用户手中。
2011年1月21日,腾讯推出微信,微信由张小龙所带领的腾讯广州研发中心产品团队打造。
那段时间“所有高管都在试用,有什么问题立刻在群里反馈,立刻去改。大家天天工作到凌晨3点、凌晨5点”,最终,微信诞生。
张小龙
在腾讯内部,马化腾和张小龙被认为是顶尖的产品经理。产品经理最主要的作用是研发出让用户体验好的产品。那到底什么是用户体验?张小龙认为,“用户体验”就是一种让自己瞬间变成“白痴”用户的能力。张小龙对马化腾的评价是,马化腾大概能在3秒内让自己变成“白痴”用户,乔布斯用1秒,而他自己大概需要5秒。
马化腾自己每天高频使用产品,不断发现不足,一天发现一个,解决一个,就会引发口碑效应。直到现在,马化腾依旧给自己定位为“产品经理”,对产品的极致追求,已经写进了马化腾的性格里,这种性格特质也成就了现在的腾讯。
纵观腾讯发展史,即使一开始的QQ,腾讯也不是第一个研发的。但腾讯公司的产品,往往都能后来居上,超越前者,这与马化腾擅长的用户体验密不可分。腾讯打过与竞争对手的战役,最终战胜对手的,也是产品体验好一点,再好一点。
2013年,腾讯成为中国互联网三巨头之一,彼时形成的BAT格局一直延续至今。在BAT三位掌舵者李彦宏、马云、马化腾中,马化腾最年轻。
BAT三巨头,马化腾(左)与马云、李彦宏
寻找时空的经纬度里最有价值的传承!更多人与物的传承文章,请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传承ROOT”!